-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大智(dà zhì)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人不露锋芒,反而表现得很谦虚谨慎,像是一个愚蠢的人一样。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童年(tóng nián)的意思:指人的幼年时期,即儿童时期。
倚门(yǐ mén)的意思:倚门指倚靠在门上,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
由得(yóu de)的意思:由得表示某事情的结果或程度由自己决定,自己能够决定或支配某种情况。
预知(yù zhī)的意思:预先知道或预测未来的事情。
战机(zhàn jī)的意思:战机是指在战争中使用的飞机,也可以引申为战略上的机会。
- 翻译
- 石勒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常常在洛阳城门外发出豪迈的啸声。
晋朝并非由庸才王夷甫掌管,如此深远的大智慧,怎能轻易预料到呢。
- 注释
- 石勒: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君主。
洛阳:古代都城,这里指洛阳城。
长啸:大声啸叫,表达豪情壮志。
倚门:倚靠门边,形象描绘石勒的独立姿态。
王夷甫:西晋名士,以清谈著名,实则无为而治。
大智:深沉的智慧或远见。
预知:预先知道或预见。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作品,名为《咏史·洛阳》。诗中“石勒童年有战机”一句,提到的是晋末五胡乱华时期的羯族领袖石勒,他自幼就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洛阳长啸倚门时”,则是说石勒曾在洛阳城下驻扎过,发出战马的长鸣声。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和战乱场景的想象与描绘。
接下来的“晋朝不是王夷甫,大智何由得预知”,则是说在晋朝时期,并没有像王夷甫这样能够预见未来的人物出现,暗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大智大谋表示赞叹,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无法预知未来的困惑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石勒和王夷甫的提及,表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发展不可预测性的感慨。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历史事件的点描,展现了诗人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刻的历史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竹轩诗
岁寒青松青,落落惟修竹。
烟叶舒青翠,风茎戛苍玉。
高标契嘉士,暂挹情已足。
况复清阴中,耽耽有华屋。
屋下富经史,埙篪韵方睦。
啄食日已肥,文綵更繁缛。
侧聆箫韶奏,联翩赴清曲。
秋色正萧疏,庭宇清以肃。
且复绕修林,采采黄金菊。
莫学山阳客,颠倒困醽醁。
咏古十六首·其十三
秋阳铄金石,康庄昼如焚。
乘轩及负荷,累足朝市门。
挥汗散凌雨,腾埃播长云。
隋珠弹黄雀,贵贱谁复论。
安知北窗下,乃有羲皇人。
高卧挹清风,翛然远世纷。
绿琴寂繁奏,白醅漉纶巾。
井水患甘旨,膏兰困明芬。
何用结庐地,喧填走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