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僻封苔藓,泉深冷骨毛。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压 云 轩 宋 /孙 实 绝 顶 地 平 易 ,轩 窗 风 怒 号 。半 空 垂 象 纬 ,四 面 涌 波 涛 。洞 僻 封 苔 藓 ,泉 深 冷 骨 毛 。登 临 欲 忘 返 ,城 市 厌 尘 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尘劳(chén láo)的意思:指世俗的劳苦和繁琐的事务。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垂象(chuí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用象牙或玉石雕刻的象,用绳子悬挂在祭坛上,表示神灵的降临。后来泛指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出现,预示着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地平(dì píng)的意思:指地面的水平线,也比喻人的志向、目标或追求的境界。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怒号(nù háo)的意思:怒吼、愤怒地大声喊叫。
平易(píng yì)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为简单易懂,不繁琐复杂。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苔藓(tái x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长时间不被整理或照顾而显得陈旧、破败。
象纬(xiàng wěi)的意思:指事物相互关联,相互联系。
轩窗(xuān chuāng)的意思:指高大、宽敞、明亮的窗户,也用来形容屋子豪华富丽。
- 注释
- 地平:地面平坦。
轩窗:高大的窗户。
怒号:大声呼啸。
象纬:星象的线条。
涌波涛:像波浪一样翻滚。
洞僻:幽深的洞穴。
封苔藓:被青苔覆盖。
冷骨毛:寒冷得使皮肤发抖。
登临:登山游览。
忘返:忘记返回。
城市:城市生活。
尘劳:世俗的劳碌。
- 翻译
- 山顶平坦开阔,窗户被狂风怒吼声包围。
半空中星象如垂挂的纬线,四周则是波涛汹涌的幻象。
幽深的洞穴被青苔封闭,泉水寒冷得令肌肤生寒。
登高远望,让人流连忘返,对城市的喧嚣和劳累感到厌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意境。开篇“绝顶地平易,轩窗风怒号”两句,写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高峻与孤独,轩窗(轩辕,古代车前部位)因狂风而发出怒吼声,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力量和诗人的孤立感。紧接着“半空垂象纬,四面涌波涛”两句,则是从高处眺望,天穹如画,云海翻腾,水流湍急,这些壮观的景象都被纳入诗人的视野之中。
接下来的“洞僻封苔藓,泉深冷骨毛”两句,更进一步描写了山林的幽深与清冷。洞穴深邃,被苔藓所覆盖,而泉水则是那样地深邃,以至于让人感到彻骨之寒。
最后,“登临欲忘返,城市厌尘劳”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与清幽的自然景观,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想要逃离尘世的愿望。这里的“登临”指的是登上高处眺望,“欲忘返”则是想要忘记回归尘世的念头,而“城市厌尘劳”则明确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不满与疲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向往自然的思想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文与可通判邛州
半刺为官美,临邛自古名。
何言缇轼宠,要侍版舆行。
仙籍新年贵,宾僚旧日荣。
壶桨故父老,应在半途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