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兹沧浪清,偶以斯名记。
转谷群鸽归,衢岸游鱼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皎皎居士”的人物,他以“濯缨”为亭名,表达了对清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句“皎皎居士缨,岂有尘可濯”,开篇即点明了居士的高洁品质,仿佛他那洁白如玉的衣带,象征着对尘世污浊的不屑与远离。接着,“爱兹沧浪清,偶以斯名记”,进一步阐述了居士对清澈之水的喜爱,以及以“濯缨亭”命名的原因,暗含着对心灵纯净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转谷群鸽归,衢岸游鱼跃”,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山谷间鸽子归巢,河岸边鱼儿戏水,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通过这些景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居士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檐头碧梧枝,秋来垂影薄”,最后两句将视线转向亭内的景致,碧绿的梧桐树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树影斑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这不仅映衬了居士的高洁品格,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居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质的坚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充满诗意的理想世界。
物理有代谢,人事多故新。
皇王与帝霸,在眼今谁存。
两楹久梦奠,手植犹庙门。
纪年系衰周,历劫经暴秦。
九泉绝根曲,松桂非其群。
李赵盛两见,郁尔苍云屯。
由蘖百年内,左纽还旧文。
默运自元化,一体气焉分。
郁攸适为虐,此酷能前闻。
枝叶化灰烬,祸比林木均。
犹馀根与干,周视环百巡。
苏枯谅斯在,脉理关天人。
刚贞候芽茁,怒长相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