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莫谓仍前近,豫立应知幸遇晴。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堤上漫成四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在堤岸行走时的景象与心情,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变化的感悟。
首句“避泞因为堤上行”,开篇即点明了行走的原因是为了避开泥泞的道路,选择在堤岸上前行。这一句既交代了行动的背景,也暗示了旅途的不易,为后续的情感铺垫。
次句“不妨百里略纡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行程的豁达态度。他不介意多走一些路程,甚至愿意稍微绕一下路,以享受沿途的风景。这种随性而为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乐观和洒脱。
接着,“仆人莫谓仍前近”,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让仆人不要以为他们离目的地更近了。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感,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情况的清醒认识,以及对仆人的善意提醒。
最后,“豫立应知幸遇晴”,诗人预见到前方可能会遇到晴朗的好天气,因此感到庆幸。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欣赏,以及在旅途中寻找积极面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旅途艰辛时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和情感韵味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钝庵诸公吊李侍御墓
郭外东南隅,行行仅六里。
土地颇高肥,泉流亦甘美。
昔人爱此民风和,王公薤露时来歌。
谁知兴废眼前事,旧坟渐少新坟多。
杨生一乡彦,考盘在空谷。
官田时趁雨中耕,父书夜向灯前读。
乐庵之墓屋东头,人物吾邦第一流。
杨生怀贤悯芜秽,有时岁事来恭修。
斯文在斯人,斯人不可作。
我欲荐梅花,梅花已零落。
呜呼三尺法天下知,先生之封谁敢夷,先生之封谁敢夷。
题胡庭辉画
两舟系榜依林樾,隔岸好山青一抹。
时时举网得新鱼,衣食无忧生计活。
朝朝卖鱼收百钱,烹鲜沽酒醉即眠。
兰苕无烟风日美,绿水荡漾摇青天。
篷上叉鱼篷底叫,举室谈谐杂欢笑。
想当开元全盛日,渔家岂识租庸调。
百花烂熳曲江头,楼船箫鼓任遨游。
渔舟此地诚寂寞,何不移去生处乐。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