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夫(bǎi fū)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人数众多。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凤阙(fèng quē)的意思:凤阙是指古代皇宫中的高大建筑物,用来指代最高权力的地方。
龙城(lóng chéng)的意思:龙城指的是拥有强大防御力量的城市,也可以比喻坚固的家园或者强大的组织。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铁骑(tiě qí)的意思:指铁甲战士骑马奔驰,形容军队勇猛善战。
西京(xī jīng)的意思:西京是指古代中国汉朝和唐朝时期的首都长安,用来形容地位高大、气势雄伟的城市或地方。
心中(xīn zhōng)的意思:心中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或信念。
雪暗(xuě àn)的意思:雪暗指大雪纷飞,天空阴暗,视线不清。比喻形势险恶,前途暗淡。
牙璋(yá zhāng)的意思:指人的牙齿之间的缝隙。比喻微小的空隙或间隔。
作一(zuò yī)的意思:指做某种事情或从事某种职业,全力以赴,不分昼夜地努力。
百夫长(bǎi fū zhǎng)的意思:指统领百人的军官,也用来形容能力非凡、威严盛大的领导人。
- 注释
-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
西京:长安。
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
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阙名。
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
汉时匈奴的要地。
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
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 翻译
-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兵在战争中的豪情壮志。开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动荡不安局势的忧虑和不满。紧接着,“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生动地描绘出士兵离开宫殿,骑马围城的壮烈场景。
第三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则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细致描写,传达了战事的混乱与紧张气氛。最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明诗人宁愿成为一名普通的小队长,也不愿做一个只会读书的文人。这两句展现了古代士兵对武力和实战能力的崇尚,以及对于个人在战争中的作用和价值的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雄浑,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个人的英雄主义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