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幢(bì zhuàng)的意思:意指宫殿或庙宇的墙壁,也引申为华丽壮观的建筑。
才子(cái zǐ)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华的人,特指文学才子。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凫雁(fú yàn)的意思:凫雁是指野鸭和大雁,比喻人们离群索居,不与世俗接触。
客愁(kè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他乡或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幕府(mù fǔ)的意思:指封建时代日本的军事政权,也泛指封建时代的军事政权。
能文(néng wén)的意思:能够读写文学作品,具备文化修养。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彤管(tóng guǎn)的意思:指权力高、地位尊贵的官职。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行舟(xíng zhōu)的意思:指人生旅途中努力向前的行动。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 鉴赏
此诗由明代才子徐渭所作,名为《答嘉则》。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略带忧郁的江上行舟图景。
首联“才子能文幕府收,将携箧剑副行舟”,开篇即点出诗人才华横溢,被幕府接纳,即将携带书籍与剑同行,踏上旅途。这里的“箧剑”既指书籍,也暗含防身之意,体现了诗人既怀才不遇又自持之态。
颔联“碧幢近映江光暮,彤管遥分树色秋”描绘了傍晚时分江面与树木的景色。碧绿的江水与远处的树木在夕阳下形成鲜明对比,色彩斑斓,生动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碧”与“彤”分别代表绿色和红色,色彩对比强烈,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颈联“万里烟波双伴影,几群凫雁一沧洲”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更广阔的天地。万里烟波中,诗人与友人相伴,几群野鸭在远处的沙洲上飞翔,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里通过“双伴影”和“几群凫雁”的描写,不仅表现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友情的温暖与慰藉。
尾联“回看天际冥冥处,搔首西风动客愁”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忧虑与期待。回望来路,天边一片昏暗,西风拂过,似乎触动了诗人心中的愁绪。这一句既是对旅途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思考,流露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与情感,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也有深沉的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区季誉林阳仲过陈宪副东皋别业留题得十四韵
绿水开名墅,青郊带院门。
林幽山籁寂,沙暖谷禽喧。
野渡潮通舸,芳蹊竹荫垣。
荆扉临水次,瓜地接平原。
旭日衔窗过,飞霞挟栋鶱。
卧槎疑跨涧,纤卉杂编籓。
霁色来山翠,滩声涨水浑。
池方偏贮月,阁短欲延暄。
灌木危栖鹳,垂藤袅挂猿。
溪諠来水市,夜火望渔村。
汎月移鸥楫,行春驾犊辕。
词人频问字,舟子误寻源。
混迹时群鹿,遗荣且避鹓。
东山方系望,谁道贲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