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湘 中 感 怀 唐 /齐 己 渔 翁 那 会 我 ,傲 兀 苇 边 行 。乱 世 难 逸 迹 ,乘 流 拟 濯 缨 。江 花 红 细 碎 ,沙 鸟 白 分 明 。向 夕 题 诗 处 ,春 风 斑 竹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傲兀(ào wū)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高傲,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白分(bái fēn)的意思:完全、彻底地分开或分离。
斑竹(bān zhú)的意思:指有斑纹的竹子,比喻人的品质或能力有所不同。
乘流(chéng liú)的意思:利用现有的机会或趋势,顺势而为,取得成功。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花红(huā hóng)的意思:指赏给妓女的钱财,也泛指给人家的红包。
乱世(luàn shì)的意思:指社会动荡、混乱的时期。
沙鸟(shā niǎo)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不屈服,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
世难(shì nán)的意思:指世间的困难、灾难。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细碎(xì su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细小,碎片化。
向夕(xiàng xī)的意思:指在傍晚时分或日落之前。
逸迹(yì jì)的意思:指逃亡的踪迹或痕迹。
渔翁(yú wēng)的意思:指人生事业或利益的得失变化无常,有时候损失也能转化为收益。
- 翻译
- 渔夫哪懂我的心意,我独自傲然地在芦苇边行走。
在这纷乱的世界难以隐匿行踪,我打算顺流而下,洗濯我的帽带表示高洁之意。
江边的花朵红得细碎而艳丽,沙滩上的鸟儿洁白得格外显眼。
傍晚时分我题诗的地方,春风吹过斑竹,传来沙沙声响。
- 注释
- 渔翁:捕鱼的人。
那会我:哪里懂得我。
傲兀:傲然独立的样子。
苇边行:在芦苇丛边行走。
乱世:动荡不安的社会。
难逸迹:难以隐藏自己的行踪或避世。
乘流:趁着水流。
濯缨:洗涤冠带,比喻超脱世俗,保持高洁。
江花:江边的花。
红细碎:红色且细小繁多。
沙鸟:沙滩上的鸟。
白分明:白色且清晰可见。
向夕:傍晚时分。
题诗处:写诗的地点。
春风:春天的风。
斑竹声:风吹过有斑点的竹子所发出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翁在乱世之中,独自行走于苇边的情景。"渔翁那会我,傲兀苇边行"表达了诗人对渔翁超脱尘俗、独立自我的赞美。而"乱世难逸迹,乘流拟濯缨"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当时动荡不安社会环境的无奈和逃避之意。
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江花红细碎,沙鸟白分明"勾勒出了春日江边的美丽画面。"向夕题诗处,春风斑竹声"则捕捉到了诗人在傍晚时分,于某个地点停留下来吟咏诗句的情景,以及那微妙的春风吹过竹林的声音。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乱世之中的个人情感与逃避欲望的表达。通过渔翁这一隐逸形象,诗人寄寓了自己对于超然物外、保持心灵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乐平苗明府得家字
本自求彭泽,谁云道里赊。
山从石壁断,江向弋阳斜。
暮色随枫树,阴云暗荻花。
诸侯旧调鼎,应重宰臣家。
送姚评事
儒服从戎去,须知胜事全。
使君开幕日,天子偃戈年。
风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
新诗随过客,旋满洛阳传。
送陆肱尉江夏
如何执简去,便作挂帆期。
泽国三春早,江天落日迟。
县人齐候处,洲鸟欲飞时。
免褐方三十,青云岂白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