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补天(bǔ tiān)的意思:补天指的是修补天空,比喻极其伟大的事业或壮举。
长才(cháng cái)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或技能得到培养和发展,逐渐成长和提高。
赤精(chì jīng)的意思:形容品质纯粹、纯正无瑕。
帝子(dì zǐ)的意思:帝王的儿子,也用来形容非常宠爱的儿子。
分鼎(fēn dǐng)的意思:指权力分散,争权夺利。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汉中(hàn zhōng)的意思:指通过努力、奋斗而取得成功或成就。
江表(jiāng biǎo)的意思:指江河之外,即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茅庐(má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苗裔(miáo yì)的意思:指后代子孙繁衍生息的意思。
遣使(qiǎn shǐ)的意思:派遣使者或代表去执行某项任务或传达某个意图。
驱兵(qū bīng)的意思:指用军事行动迫使敌军撤退或赶跑敌军。
三顾(sān gù)的意思:指为了邀请某人或寻求帮助,多次拜访或请托。
试补(shì bǔ)的意思:指在试探、尝试之后,进行补救、修正。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天工(tiān gōng)的意思:指超凡脱俗的技艺或艺术作品。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子真(zǐ zhēn)的意思:真实可信、诚实的人。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的意思:形容人们为了邀请某人或请求帮助,多次去拜访对方,表示诚心和坚决。
- 鉴赏
此诗赞颂了诸葛亮的非凡才能与深远影响。首句“赤精帝子真苗裔”,以神话色彩开篇,将诸葛亮比作具有神异血统的英雄,暗示其非凡之才。接着“三顾茅庐起卧龙”引用典故,生动描绘刘备三访草庐,最终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的情景,凸显了诸葛亮的隐居智慧与被赏识的珍贵。
“英论已知分鼎势,长才欲试补天工。”两句进一步赞扬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与雄心壮志,不仅在政治上洞察大局,预见到国家的走向,更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的治理贡献力量。这体现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双重角色,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
“才闻遣使通江表,又见驱兵出汉中。”这两句描述了诸葛亮在外交与军事上的成就,通过派遣使者与江表地区建立联系,展现了其卓越的外交手腕;同时,指挥军队出征汉中,显示了他在军事战略上的高超技艺。这两句强调了诸葛亮在内外政策上的全面贡献。
最后,“礼乐未兴人已逝,古祠松柏撼高风。”总结了诸葛亮虽未能亲眼见证自己理想中的盛世礼乐,但其精神与功绩永存人间。古祠前的松柏在风中摇曳,象征着诸葛亮的英名与事迹如同这不朽的自然景观一样,永远流传。这一句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后人对于他未竟事业的无限遐想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其二
高高黄金台,燕赵争趋风。
后来得荆卿,恩礼尽鞠躬。
丈夫易感激,况在穷厄中。
缟衣登素车,函谷照已空。
吕政当野死,燕丹无奇功。
侠骨化为铁,血变海水红。
英愤气不磨,今为亘天虹。
同许从道游涵碧亭
犯暑日午来,坐到日落归。
松桂丛团团,竹光净晖晖。
乳窦成濯缨,绿染身上衣。
却倾所携酒,对酌老石矶。
幽鸟当歌者,荐以首山薇。
敛藏大千界,游戏麈尾挥。
寺门长安道,结束驷马肥。
醉乡访腥荤,屏风肉红围。
我亭不关锁,何人款柴扉。
掉臂樵担行,藤萝自烟霏。
古所谓迂阔,若此二子稀。
既非携娉婷,又乏玉鞍飞。
不知有何好,林泉少焉依。
境胜更著语,鬼神暗呵讥。
但知笑他人,不觉自己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