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古深藏竹,堂虚净对山。
暇日还携茗,同来瀹虎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郊野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禅修的追求。
"春郊躬劝相,税驾拟禅关。"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静谧恬淡的情景,春天的郊野中有人在劝酒,而诗人却想要驾车前往禅关,表明了他内心对精神修养的渴望。
"院古深藏竹,堂虚净对山。" 这两句写出了鹤林寺的宁静与古朴,院中的竹子被长时间的风化所覆盖,而堂前的空间则是空旷洁净,对着那座远处的山峰。
"日曛农父醉,云伴老僧闲。" 这两句描绘了乡间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一方面是农夫在阳光下饮酒而醉,另一方面是老僧在浮动的云端中享受着悠闲自得的时光。
"暇日还携茗,同来瀹虎斑。"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闲暇之日仍然会携带酒具,与朋友一同前往瀹溪(古地名),享受那里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春郊生活的描绘,以及对禅关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寄托的深切情感。
笑向东来客,看花枉在前。
始知清夏月,更胜艳阳天。
露湿呈妆污,风吹畏火燃。
葱茏和叶盛,烂熳压枝鲜。
红彩当铃阁,清香到玉筵。
蝶栖惊曙色,莺语滞晴烟。
得地殊堪赏,过时倍觉妍。
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