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相之许惠近作久而未至雪中偶书二首·其一》
《陈相之许惠近作久而未至雪中偶书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春意方回腊,梅花又满枝。

自怜为客久,颇恨得君迟。

涉世身犹尔,攻愁酒若为

人生俱昨梦,消遣可无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得君(de jūn)的意思:指得到君主的宠信和重用。

方回(fāng huí)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呈现出循环往复的状态。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涉世(shè shì)的意思:指经历世事,有社会经验。

消遣(xiāo qiǎn)的意思:指为了打发时间或娱乐而进行的活动。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陈相之许惠近作久而未至雪中偶书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春回大地,梅花盛开的景象时,内心对友人赠诗的期待与等待的复杂心情。

首句“春意方回腊,梅花又满枝”描绘了初春时节,腊月已过,春天的气息开始弥漫,梅花竞相绽放的美丽景象。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着新事物的萌发和希望的到来。

接着,“自怜为客久,颇恨得君迟”表达了诗人作为客居他乡之人,长时间远离家乡和亲友,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对友人陈相迟迟未能送来近作表示遗憾和期盼,体现了友情的珍贵和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涉世身犹尔,攻愁酒若为”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面对世事的无奈和内心的愁苦。在复杂的人世间,诗人感到自己的存在仿佛微不足道,面对愁绪,似乎只能借酒浇愁,但这种解决方式并不能真正消除内心的忧郁。

最后,“人生俱昨梦,消遣可无诗”总结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他认为,人生如同一场梦境,短暂而虚幻,而诗歌则是消遣和寄托情感的方式。通过诗歌,诗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记录生活的点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现实的束缚。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谢林吾滨先生过访

謦欬深承洗渴尘,草堂秋色满庭新。

八闽声价如山重,万古斯文一脉亲。

天地纲常归范冶,蛟龙云雨起江滨。

怀君几夜神交处,纸帐梅花入梦频。

(0)

同吴少监游大液池见崇直殿神光殿万寿山乾清宫广寒殿内苑及堆云积翠金蝉玉蝀之亭清气逼人概一律以志之

跳入乾坤第一关,留人胜概画描难。

翠连崇直神光殿,气接乾清万寿山。

天表广寒悬石壁,水边内苑隔尘寰。

煖风太液垂杨醉,不比穷厓草木寒。

(0)

寿家君竹山先生六旬晋一

仰瞻南极烂层霄,光射华堂喜气饶。

舞我斑斓斟我酒,祝亲眉寿奉亲袍。

鸿恩秪自铭方寸,微忱何能报一朝。

惟愿遐龄天地久,不誇彭祖老英豪。

(0)

庚戌秋夜梦与甘泉先生讲有道者心无老少之异一句反覆不辍既觉是梦复梦诗云

有道心皆老少然,秋霄清梦见先生。

画前本有无言易,不向梅花讲后天。

(0)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赞·其一

孝孝孝,亲息罔极真难报。

祇将寸草答春晖,世世上行还下效。

(0)

仲冬晦日观易有感

混沌一天地,龙战分玄黄。

淑慝本不同,暗伏灾与祥。

圣人为世道,顾虑深且长。

尝在消息间,抑阴与扶阳。

一曰戒履霜,一曰戒剥床。

在复喜无疾,在姤忧与长。

内外宾主辨,不早疾有伤。

君子贵观象,消息盈虚场。

大人克休否,其亡复其亡。

所以安其位,终焉系苞桑。

吾动益与巽,日进求无疆。

可以无大过,圣谟遵洋洋。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