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戏(bǎi xì)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变化多端,多才多艺。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春社(chūn shè)的意思:春天社会,指春季人们聚集在一起举行文艺活动,庆祝春天的到来。
鼎沸(dǐng fèi)的意思:形容局势或气氛非常热烈、激动。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连楹(lián yíng)的意思:指一排排相连的楹柱,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连续不断地排列在一起。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盛世(shè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或社会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
喧阗(xuān tián)的意思:喧嚣嘈杂,声音嘈杂。
月朝(yuè cháo)的意思:指月亮升起来,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云屯(yún tún)的意思:云屯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云彩聚集在一起,形成密集的云团。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时期金朝觐对西顶四月朝拜场景的生动刻画。首句“四月朝西顶”点明时间与地点,四月是春季,西顶则可能是庙宇或山峰,暗示了一年一度的宗教活动在此举行。
“纷如百戏陈”运用比喻手法,将朝拜的盛况比作各种戏剧表演,形象地展现了参与者的众多和活动的丰富多彩。“喧阗疑鼎沸,车马若云屯”进一步渲染了现场的热闹景象,人声鼎沸如同沸腾的鼎,车马密集得仿佛云朵聚集,生动地描绘了人群和交通工具的密集与繁忙。
“隔院闻钟磬,连楹拜鬼神”则转而描写内心的虔诚与仪式的庄重。隔着庭院就能听到钟磬之声,可见寺庙之大,香火之盛;“连楹拜鬼神”则强调了信徒们在神像前的连续不断、虔诚至极的礼拜行为。
最后,“年年春社好,盛世每经旬”总结了这一活动的持续性和重要性,每年的春天,这里都是一片祥和与繁荣,体现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中国宗教文化活动的盛况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和尹司门与蔡侯咏雪
雕裘夜冷,怪地炉煨酒,经时难热。
晓起盘风天舞絮,拍手儿童欢悦。
客里新吟,天葩剪巧,思与梅争发。
使君属和,雪花同是三绝。
未说赋就梁园,阳春拍调,压倒唐元白。
早晚联镳花底去,共看朝霞银阙。
朝退归来,清虚堂里,醉洒淋漓墨。
而今且对,聚星堂上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