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绣 香 亭 招 饮 宋 /白 玉 蟾 海 棠 开 后 雨 冥 绵 ,寒 食 清 明 又 一 年 。胜 赏 挨 排 三 月 朔 ,嫩 晴 将 息 百 花 天 。水 光 山 色 供 图 障 ,燕 语 莺 声 助 管 弦 。我 自 吟 边 闲 拄 颊 ,笑 人 陌 上 拾 花 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挨排(āi pái)的意思:依次排列在一起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管弦(guǎn xián)的意思:指乐曲演奏的技巧和方法,也泛指各种事物的安排和协调。
海棠(hǎi táng)的意思:指美丽而短暂的事物或景象。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花钿(huā diàn)的意思:形容女子妆饰得体,容貌美丽动人。
将息(jiāng xī)的意思:指停止行动或活动,暂时休息或调整。
嫩晴(nèn qíng)的意思:形容天气晴朗明净,空气清新宜人。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水光(shuǐ guāng)的意思:水的光辉,形容水面上的反射光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色彩。
图障(tú zhàng)的意思:指通过图示、绘画等方式来解释和表达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燕语(yàn yǔ)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的人。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月朔(yuè shuò)的意思:指月初,月亮刚出来的时候。
拄颊(zhǔ jiá)的意思:用手托住脸颊,表示思考或沉思。
水光山色(shuǐ guāng shān sè)的意思:指水的光泽和山的颜色,形容自然景色美丽壮观。
燕语莺声(yàn yǔ yīng shēng)的意思: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燕子的叫声和黄莺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
- 注释
- 海棠:一种春天开花的植物,有美丽的花朵。
冥绵:连续不断,形容雨势长且密。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禁烟火以纪念介之推。
三月朔:农历三月初一,指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或月初。
百花天:百花盛开的季节,春天。
供:提供,此处指供人观赏。
图障:画作或风景如画的屏障,形容山水之美。
燕语莺声:形容鸟儿的鸣叫声,生动活泼。
吟边:吟诗时。
闲:悠闲,不忙。
笑人:嘲笑或戏谑他人。
陌上:田野小路,乡村道路。
拾花钿:捡拾掉落的装饰品,古代妇女常佩戴的饰品。
- 翻译
- 海棠花开过后雨水连绵不断,寒食和清明又一次来临。
美好的景色在三月初依次展现,短暂的晴朗天气让百花盛开。
湖光山色如同画卷般供人欣赏,燕子和黄莺的鸣叫增添了音乐氛围。
我在吟诗时悠闲地托腮,笑那些路上捡拾花瓣的人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饮图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营造出一个和谐而生机勃勃的氛围。开篇“海棠开后雨冥绵”,通过对海棠花开放后的描述,以及连续的小雨,渲染出一种湿润温柔的春天气息。紧接着,“寒食清明又一年”则点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胜赏挨排三月朔”,诗人以“胜赏”二字表达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与欣赏,而“挨排三月朔”则具体描绘了宴饮时节的选择,突出了季节感和仪式感。“嫩晴将息百花天”,这里的“嫩晴”形容初春的晴朗天气,“将息”意味着即将到来的休憩,而“百花天”则是对美好景致的总称,展现了大自然的繁盛与和谐。
“水光山色供图障”,诗人以“供图障”形容这场景如同画中美景,可以想象到宴饮之处四周环绕着清澈的水面和多彩的山峦,宛如一幅动人的山水画。“燕语莺声助管弦”,“燕语”与“莺声”相结合,不仅传达了春日鸟鸣之美,也映衬出音乐之中蕴含的情感深度。
“我自吟边闲拄颊”,诗人以第一人称“我”字入诗,展现了一种亲切与私语的感觉。“笑人陌上拾花钿”,最后一句通过对“笑人”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愉悦的心境,而“陌上拾花钿”则是对人物行为的一种细腻刻画,彰显了诗中主角的悠闲自得。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对春日宴饮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的感悟和享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