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用前韵和早梅二首·其二》
《又用前韵和早梅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星驭经行处,梅花忽已开。

只疑春信早,先拥使旌来。

嫩萼红初破,寒柯绿未回。

凌霜半含月,皎皎纤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信(chūn xìn)的意思:春天的消息,指春天来临的预兆。

寒柯(hán kē)的意思:

指冬天树木或树干。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復为。”《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冬曰玄英……木曰寒木、寒柯、素木、寒条。”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凌霜(líng shuāng)的意思:凌霜指的是能够在严寒的冬天中忍受住寒冷,继续前行的意志和毅力。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纤埃(xiān āi)的意思:纤细的尘埃。形容非常细小微弱的东西。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春日图景。"星驭经行处,梅花忽已开"两句表明在夜晚星光下的某个地方,梅花已经悄然开放,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也彰显了梅花作为冬末春初最先盛开之花的独特风貌。"只疑春信早,先拥使旌来"则是说人们对于春天到来的消息半信半疑,但梅花已经率先开放,仿佛带来了春日的信号。

接下来的"嫩萼红初破,寒柯绿未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初开的情景。"嫩萼"指的是梅花柔嫩的花蕾,而"红初破"则表现出花朵刚开始开放的样子;"寒柯"意指梅树上还带有霜的枝条,"绿未回"则表明这些枝条上的叶子尚未完全展现出生机。这些细节描写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初春时分的生动景象。

最后两句"凌霜半含月,皎皎绝纤埃"更是诗人对梅花与夜色交融情境的精妙表达。在这样的夜晚,梅花似乎在轻抚着霜雪,半掩映着清辉,而其自身则显得格外清晰,仿佛能够穿透一切纤细的尘埃。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让人感受到那份超凡脱俗之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初开的精致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期待春天到来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九月于役盐山即事有作

翠萝红蓼点秋光,小队肩舆晓俶装。

村落萧条伤歉岁,简书敦迫负重阳。

沾衣雨湿添绵重,吹帽风来透鬓凉。

输与渊明归去好,东篱饱领菊花香。

(0)

感怀再叠董研樵观察集杜祠韵

官拙长羁旅,愁多转信天。

救时无上策,当路易为贤。

未靖三边寇,仍输九府泉。

长吟惟抱膝,如镜对秦川。

(0)

云栖禅院留题·其一

丈室天花倚翠屏,定中一磬落秋冥。

鬓丝旧感都除起,听讽莲华小品经。

(0)

峡山寺·其三

栖湾古凝碧,题句不能终。

照眼此杯水,曾窥苏长公。

蛟鼍寒不睡,松桥远生风。

欲语无生法,收心息梵宫。

(0)

衡山蟠杏广荫数亩生祝融西南大山绝顶退省山人述其状予登祝融绝顶惜未能至西南峰也

何年仙人种红杏,珊瑚万仞衡峰顶。

丹凤翩?濯赪玉,朱雀文章媚琼锦。

垂柯覆干隐风雷,作实含华谢孤冷。

高逼赤日炎不槁,俯接苍霞逖逾勍。

天柱紫盖懔相角,祝融石廪森之屏。

樵苏坐憩夕忘归,骚客行吟倦思枕。

丫权巉崿龙虎气,科条散濩虬蛟影。

穿丹林吐邺侯光,写绿天连素师净。

山人轩眉纵高论,曾踏绀峦攀赤梗。

每嗟健步恣登临,那识玄关密乡井。

嗟予题石最高处,要溯云根蹑岩隥。

空搜禹迹到岣嵝,窅挹苍梧俯溟涬。

夕看万里层云开,晓破严辰初旭炯。

名峰一别四十春,梦痕寂历杉松径。

何当采芝撷华胜,细访丛柯驻流景。

(0)

复往东陵

策马清晨去,前程喜再经。

松怀盘谷翠,山向蓟门青。

镫火遥村见,鸡声野店扃。

连营方肄武,画角逐风听。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