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童逐之去,不使鸣我傍。
语巧是非乱,语拙道吾常。
吾宁道吾拙,翻为巧者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詹初的《闻莺》,主要通过描绘忽然听到黄莺的鸣叫,其歌声巧妙如簧,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巧”与“拙”的哲思。诗人先是被莺语所吸引,但为了不让其打扰自己,命令童子驱赶,暗示了对于繁杂世事的态度。接着,他指出莺语虽然巧妙,却可能带来是非混淆,而人的诚实无华(拙)反而更能坚守道义。他认为,过于追求智巧可能导致不仁,而坚守朴实之道才是真正的仁德。最后,诗人宁愿承认自己的“拙”,也不愿因巧言令色而受到伤害。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品质的崇尚和对浮华世态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