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意与子殊,欲去依禅子。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仲 车 宋 /张 耒 先 生 居 山 阳 ,时 事 不 挂 齿 。读 书 逾 五 车 ,不 肯 着 一 字 。今 朝 苦 叹 嗟 ,告 我 将 老 矣 。我 意 与 子 殊 ,欲 去 依 禅 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禅子(chán zǐ)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僧人,也可用来形容心境淡泊、超脱尘世的人。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挂齿(guà chǐ)的意思:形容人物或事物备受尊敬,令人敬佩。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山阳(shān yáng)的意思:指山的阳面,比喻光明、向上的一面。
时事(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叹嗟(tàn jiē)的意思:表示感叹、叹息或惋惜。
五车(wǔ chē)的意思:五辆车,形容数量多。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 翻译
- 先生住在山阳,世事从不挂在嘴边。
他读过许多书,超过五车之多,却一字不愿写下。
今天他深深感叹,告诉我自己已近垂暮之年。
我的想法与你不同,想要离去追随禅师。
- 注释
- 先生:指代某位有学问的人。
居:居住。
山阳:地名,可能指山的南面。
时事:当时的政事或社会情况。
挂齿:提及或关心。
逾:超过。
五车:形容书籍极多,古代以车载书,一车为一车书。
著:写,记录。
今朝:今晨,今时。
苦叹嗟:深深地叹息。
告:告诉。
老矣:年纪大了。
我意:我的想法。
子:你。
殊:不同。
禅子:修习禅学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答仲车》。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学术理想与现实差距,以及对时光易逝、人生将老的感慨。
“先生居山阳,时事不挂齿。”开篇便描绘出一位隐逸之士安居山阳,不为世俗琐事所扰。这位先生仿佛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学者形象,他远离尘嚣,专注于学术追求。
“读书逾五车, 不肯著一字。”这里的“五车”指的是大量的书籍,而“不肯著一字”则表明这位先生虽博览群书,却不轻易著述。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积累与创作态度的尊重,即非深思熟虑,不轻易下笔。
“今朝苦叹嗟,告我将老矣。”诗人的感慨由此展开,他意识到时光不待人,自己也即将步入老年。这一句流露出对生命有限与学业未竟的无奈和悲凉。
“我意与子殊,欲去依禅子。”在这样的情感基础上,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与朋友(子)之间的心意不同,他希望能够像禅子那样超脱世俗,寻求内心的宁静。这也许是诗人面对现实无力回天时的一种逃避与超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先生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理想的追求、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内心世界的向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也反映了宋代文人面对个人抱负与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谢周文学
周子雅孝友,声价动江隅。
有德斯有言,新诗敷道腴。
示余以咏叹,累日不知劬。
雅亡风亦衰,赖尔亦区区。
与子初识面,青春满洪都。
别来二十年,王事劳驰驱。
山泽念耆旧,风尘扬鬓须。
焉知离忧中,乃得此长娱。
公园橘柚寒,骥鸣感修途。
发音咏隆施,重见能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