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学》
《至学》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至学玄谈理最微,负门粗细有谁知。

蛇生弓影心颠倒,马龁萁声梦转移

须信风幡元不动,能如水镜无疵

咸经四字分明训,截断憧憧感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憧憧(chōng chōng)的意思:形容人们向往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情。

粗细(cū xì)的意思:指大小、宽窄、粗细等方面的差异。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风幡(fēng fān)的意思:风吹动的旗帜,比喻人或事物随风摇摆不定。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截断(jié duàn)的意思:断开,中断。

明训(míng xùn)的意思:明确的教诲或忠告

水镜(shuǐ jìng)的意思:水镜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水面如镜,表示非常平静、宁静。

谈理(tán lǐ)的意思:指讲道理、辩论、争论、商量等。

无疵(wú cī)的意思:没有瑕疵,完美无缺

信风(xìn fēng)的意思:指风向正好,船只行驶顺利的情况。

玄谈(xuán tán)的意思:玄谈指的是深奥、难以理解的言论或话语。

转移(zhuǎn yí)的意思:指改变方向或位置,将某物从一个地方或状态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或状态。

鉴赏

这首诗《至学》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学习与认知的奥秘。

首联“至学玄谈理最微,负门粗细有谁知”,开篇即揭示了学习的深奥与细微,以及其背后的复杂性,暗示了知识的探索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深入理解与细致探究的过程。

颔联“蛇生弓影心颠倒,马龁萁声梦转移”,运用了两个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认知偏差的现象。蛇生弓影比喻人因外界微小的干扰而产生错觉,心绪混乱;马龁萁声则指梦境中事物的感知与现实不符,形象地说明了意识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这两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深刻揭示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和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

颈联“须信风幡元不动,能如水镜却无疵”,进一步阐述了真理与认知的关系。风幡不动,比喻真理本自存在,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水镜无疵,则象征着清澈透明的心灵,能够真实反映事物的本质,不受任何偏见或瑕疵的影响。这两句强调了追求真理的重要性,以及保持内心纯净、客观看待世界的态度。

尾联“咸经四字分明训,截断憧憧未感时”,总结全诗,指出学习和认知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明确的教导(四字分明训)来指导行动,从而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方向,避免迷茫(憧憧未感时)。这一句强调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晰判断力的价值。

整体而言,《至学》以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学习、认知与真理之间的关系,鼓励读者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保持谦逊、客观和坚定,以达到真正的智慧与理解。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胡夫人挽诗·其二

晚岁根尘净,端由志节隆。

敛身遵七诫,弹指悟三空。

此日伤朝露,何人赋凯风。

我方司汗简,盍载女师中。

(0)

表兄知府郎中张公挽诗三首·其一

自昔三珠树,如兄最早成。

握兰沾剩馥,搴桂阻高程。

健笔三江泻,英标一鹗横。

崦嵫惊电谢,坐失剑峥嵘。

(0)

戏呈珉禅师

我来何幸识支郎,百丈峰头宝月光。

质薄自怜非燕颔,途穷谁信是龟肠。

渐看鬓底千丝白,敢说眉间一点黄。

坐见锦溪秋水阔,不知何日理归艎。

(0)

望秦川歌·其二

锦囊留得玉环香,不见佳人空断肠。

北望秦川烟草满,尚疑飞燕舞昭阳。

(0)

破虏凯歌六首·其四

将军羽扇自临戎,帐下健儿争立功。

铁马莫来淮上牧,汉家旗纛半天红。

(0)

和郡守彭吏部按视湖亭凡二首·其一

使君风味压荆州,每为吾民乐更忧。

锦里篇章推唱首,浣溪光景促遨头。

行春预约花攲帽,把酒方欣雪点裘。

岳史年来惭吏隐,扳舆时得从公游。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