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悬一榻,好我共千秋。
老不因人热,归尝与妇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辛酉秋日正甫先生招集日涉园用来韵赋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岁月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联“往事鹿为梦,时情貉聚丘”以鹿和貉作为象征,鹿在古代常被看作吉祥之物,而貉则可能寓指世俗的纷扰。鹿梦和貉聚丘,形象地描绘了过去岁月的回忆如同梦境般美好而遥远,而当前的世事则显得纷繁复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颔联“怜君悬一榻,好我共千秋”则转向对友情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感激之情,称其为“一榻”,意味着友人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如同一张床榻,给予心灵的慰藉。同时,诗人也期待与友人共享千秋之乐,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颈联“老不因人热,归尝与妇谋”揭示了诗人对于年老的态度和家庭生活的态度。诗人表示自己不会因为外界的热闹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奏,而是更倾向于回归家庭,与妻子共同商量生活中的事情。这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尾联“曾闻占紫气,且复醉青州”则以古代传说中的紫气东来和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占紫气,可能暗指预示着好运或吉祥之事;醉青州,则是借用了古代文人饮酒放歌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岁月、家庭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
康熙鸿儒传者几,卓荦二万毛胡朱。
词科布衣数己未,萧山秀水夹江居。
颇闻漆书讼今古,桁头佚字疑有无。
冤词差不敌疏证,经义一卷存圆柧。
初晴八十犹甚口,瓜皮竹杖同浮湖。
吴兴郑生阿堵笔,或腴而短颀而臞。
公寮从祀究应罢,郊配西向良非诬。
儒家得失每参半,谁其剖柝鹤与凫。
汪君手摹罗聘画,野服奇古形模殊。
东南之美两竹箭,元气寿与湖山俱。
云根吹阴晴,日脚递隐见。
欲持并州刀,剪取丝雨断。
风翻万叶背,雾走千峰面。
灵岳犹混茫,初烟与为冠。
谁能扫氛霾,复此东南观。
天开崖嶂古,愁破岚霞绚。
仆夫指前溪,石濑已可乱。
杂花飘空林,客眼误霜霰。
讵惜泥沾衣,徘徊为芳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