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护所短,孰肯告之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鄙夫(bǐ fū)的意思:鄙夫指的是卑微的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自谦、自贱的男子。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自嘲或谦虚的场合。
聪明(cōng mi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机智、反应敏捷。
道义(dào yì)的意思:指道德和义理,即对事情的正确判断和正确行为的准则。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圣门(shèng mén)的意思:指道德、学问或技能高超的门派、学府或机构。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文过(wén guò)的意思:文过指的是在学习或写作中,过于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堆砌文字,而忽视了内容的实质和内涵。
心友(xīn yǒu)的意思:指心灵相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朋友。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至圣(zhì shèng)的意思:指最为崇高、圣洁的人或事物。
- 鉴赏
此诗《求言》出自宋代诗人孔平仲之手,深刻揭示了人性中自我保护与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诗中以“人多护所短”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往往倾向于掩盖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愿他人指出,从而形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反映了人性中自私与虚伪的一面。
接着,“孰肯告之言”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敢于直言、提出批评的人寥寥无几。这不仅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交流与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不自聪明广,何由道义尊”,这两句诗则从反面阐述了提升个人智慧与品德修养的必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与自我反省,才能真正理解并实践道义,使社会风气得以改善。
“知非君子趣,文过鄙夫存”两句,对比了君子与小人的行为准则。君子勇于承认错误,而小人则习惯于文过饰非,以此维护自己的面子。这一对比不仅揭示了道德品质的高下之分,也提醒人们应以君子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最后,“安得同心友,相攀至圣门”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知识与道德的最高境界的渴望。这既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也是对个人成长道路上良师益友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性弱点和社会道德的深刻剖析,提出了对个人修养和社会风气改善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梦彭山公雷伯鳞二年兄成十一韵
吹残燕邸梦,望断定陵春。
六诏周金马,□□□玉人。
好谈天下事,一唾世间尘。
数造休传骑,□□或借巾。
琴中称弟子,书后拟精神。
善戏不为虐,□宵还及晨。
夔龙高信步,霄汉自由身。
连堕遗弓泪,方知束带颦。
辞梁思侣燕,纵壑失惊鳞。
于忽难为寄,崎岖好自珍。
只今山阁回,百忆恐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