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翠华(cuì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翠绿的草木。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富人(fù rén)的意思:指财富丰裕的人。
观灯(guān dēng)的意思:观赏灯火的美景
灵寿(líng shòu)的意思:指人的寿命长久,精神、体力充沛。
前路(qián lù)的意思:指未来的道路或前途。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台席(tái xí)的意思:指在重要场合上坐的位置,也可指在会议或活动中担任主席的职位。
温颜(wēn yán)的意思:指面色和蔼可亲、温和和善。
宣召(xuān zhào)的意思:宣召是指宣布召集或号召某人或某些人做某事。
筑堤(zhù dī)的意思:比喻采取措施防止灾害或解决问题。
灵寿杖(líng shòu zhàng)的意思:指长寿的象征,借指长寿的人。
- 注释
- 去岁:去年。
频:频繁。
宣召:被召见。
观灯:观看花灯。
复:又。
赏花:赏花。
健:健康。
嫌:嫌弃。
灵寿杖:长寿杖。
轻弃:轻易舍弃。
富人车:富人的马车。
列座:排列座位。
先:首要。
台席:重要的位置。
温颜:笑容满面。
翠华:皇族的光彩。
而今:现在。
宅前路:宅邸前的道路。
雨破:雨水冲刷。
筑堤沙:筑堤的沙土。
- 翻译
- 去年常常被召见,观看花灯又赏花。
身体健康,甚至嫌弃使用长寿杖,轻易舍弃富人的华丽马车。
在宴会上,他坐在最重要的位置,笑容满面,接近皇族的光彩。
如今宅邸前的道路,雨水冲刷后只剩下筑堤的沙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司空相公挽歌(其三)》。从艺术风格和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怀旧之情的挽歌,即用于悼念逝去的人物或时代。
“去岁频宣召,观灯复赏花。”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去年时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宴会和观赏美丽景象的情境。这里的“观灯”指的是观看元宵节的灯会,而“赏花”则是欣赏春天花开的美景。
“健嫌灵寿杖,轻弃富人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和地位权力不再留恋的态度。诗中的“健嫌灵寿杖”指的是年迈之人常携带的拐杖,而“轻弃富人车”则是说轻易放弃豪华的马车。
“列座先台席,温颜逼翠华。”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宴会中的景象,“列座”即排列的坐席,“先台席”指的是主宾之间的位置,“温颜逼翠华”则形容宾客们面带笑容,气氛和谐。
“而今宅前路,雨破筑堤沙。” 这两句转折出现在的情景,与之前的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描述的是现在家门前的道路因连绵不断的雨水导致了堤岸损坏,显露出一派萧瑟、荒凉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生活中的孤寂与沧桑。王禹偁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笔触,将这种复杂的情绪传达得淋漓尽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蝴蝶二首
缥缈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
一枝秾艳留教住,几处春风借与飞。
防患每忧鸡雀口,怜香偏绕绮罗衣。
无情岂解关魂梦,莫信庄周说是非。
拂绿穿红丽日长,一生心事住春光。
最嫌神女来行雨,爱伴西施去采香。
风定只应攒蕊粉,夜寒长是宿花房。
鸣蝉性分殊迂阔,空解三秋噪夕阳。
龙蛰二首
龙蛰蛇蟠却待伸,和光何惜且同尘。
伍员岂是吹箫者,冀缺非同执耒人。
神剑触星当变化,良金成器在陶钧。
穰侯休忌关东客,张禄先生竟相秦。
休说雄才间代生,到头难与运相争。
时通有诏征枚乘,世乱无人荐祢衡。
逐日莫矜驽马步,司晨谁要牝鸡鸣。
中林且作烟霞侣,尘满关河未可行。
长安即事三首
抛掷清溪旧钓钩,长安寒暑再环周。
便随莺羽三春化,只说蝉声一度愁。
扫雪自怜窗纸照,上天宁愧海槎流。
明时则待金门诏,肯羡班超万户侯。
无酒穷愁结自舒,饮河求满不求余。
身登霄汉平时第,家得干戈定后书。
富贵敢期苏季子,清贫方见马相如。
明时用即匡君去,不用何妨却钓鱼。
拖紫腰金不要论,便堪归隐白云村。
更无名籍强金榜,岂有花枝胜杏园。
绮席促时皆国器,羽觥飞处尽王孙。
高眠亦是前贤事,争报春闱莫大恩。
西寨寓居
闲读南华对酒杯,醉携筇竹画苍苔。
豪门有利人争去,陋巷无权客不来。
解报可能医病雀,重燃谁肯照寒灰。
严陵万古清风在,好棹东溪咏钓台。
功智争驰淡薄空,犹怀忠信拟何从。
鸱鸢啄腐疑雏凤,神鬼欺贫笑伯龙。
烈日不融双鬓雪,病身全仰竹枝筇。
崇侯入辅严陵退,堪忆啼猿万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