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此际(cǐ jì)的意思:此时此刻;现在
淡然(dàn rán)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淡泊无欲的状态。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分春(fēn chūn)的意思:指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孤山(gū shān)的意思:指孤立的山峰或独立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独无助。
和羹(hé gēng)的意思:将不同的事物或意见融合在一起,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
花草(huā cǎo)的意思:指花草植物,泛指自然界中的植物。
几分(jǐ fēn)的意思:表示程度、数量不多或不全的意思。
娇小(jiāo xiǎo)的意思:形容人或物体体型小巧玲珑,娇嫩可爱。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旧约(jiù yuē)的意思:指过时、不再适用的约束、规定或条款。
缭绕(liáo r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盘旋环绕不散。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神越(shén yuè)的意思:超越常人的智慧和能力
诗老(shī lǎo)的意思:指诗人年纪已经老迈,但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艺术才华和创作能力。
索笑(suǒ xiào)的意思:索笑指的是主动去寻找笑料,寻求取乐的行为。
天香(t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庭除(tíng chú)的意思:指清除内外庭院的杂草,比喻清除害群之马,除去害人之事物。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闲花(xián huā)的意思:指没有实际用途或功能的花朵,比喻没有价值或无所作为的人或事物。
虚檐(xū yán)的意思:指虚假的外表或表面的光鲜,实际上内里空虚无物。
雪压(xuě yā)的意思:雪压是指雪的重压,比喻压力沉重、困扰难解。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音耗(yīn hào)的意思:指音乐的消耗,也用来形容人的才情、精力等在创作中的消耗。
用功(yòng gōng)的意思:勤奋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幽芳(yōu fāng)的意思:指花草在幽静的环境中散发出的香气。也比喻文采、才情等在幽静的环境中得以充分展现。
玉阶(yù jiē)的意思:指皇帝的居所,也泛指高官显贵的府邸。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 注释
- 荆溪:一条清澈的溪流。
晓:清晨。
南枝:南方的树枝,可能指梅花。
春到:春天的到来。
幽芳:淡淡的香气。
陇头:边远的地方。
亭亭:姿态挺拔。
等闲:寻常。
懒窝诗老:懒散的老诗人。
虚檐:空荡的屋檐。
雪压霜欺:遭受雪压霜冻。
精神越好:精神状态更好。
庭除:庭院。
紫兰:紫色的兰花。
娇小:娇嫩可爱。
孤山:杭州西湖附近的孤山。
旧约:过去的约定。
和羹:调和食物。
用功:努力工作。
玉阶:玉石台阶。
天香:花香。
缭绕:环绕。
- 翻译
- 荆溪在清晨显得清澈。询问昨晚南面的树枝,春天带来了多少气息。
一丝微妙的芬芳,不需等待远方的消息就知道。
月光下,水边的花朵独自盛开,比寻常花草更显优雅。
此刻谁能比得上风流才子,懒散的老诗人也在此处寻求微笑。
任凭雪花压顶霜欺凌,他的精神反而更加焕发。最喜欢庭院中,那小小的紫兰映衬。
孤山是寻找旧约的好地方,况且对于调和羹汤这样的重任,应该尽早准备。
我打算将它移到玉石台阶的深处,趁着花香四溢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清晨景象,诗人在荆溪边询问昨夜南枝的花开得如何,探究春天到来的程度。诗中的“一点幽芳”表达了对初春美好而又不易觉察之景色的赞美,而“亭亭水边月下”则是对宁静美丽场景的描绘。
接下来,“此际风流谁似,有懒窝诗老”,表明诗人在这个清晨时刻,感受到了与赵懒窝那样的淡泊名利、专注内心的风致。"向虚檐、淡然索笑"则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
"任雪压霜欺,精神越好"表达了一种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反而在逆境中精神更为振奋的情怀。紧接着,“最喜庭除,下映紫兰娇小”则是对家园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两句“孤山好寻旧约,况和羹、用功宜早”,以及“移傍玉阶深处,趁天香缭绕”,则是在提醒自己要珍惜时光,回忆过往的约定,并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投入到诗歌创作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清晨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