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州感旧》
《扬州感旧》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往日芜城困,君臣总不知。

频飞丞相疏,不遣靖南师。

蓟北天崩后,江南穴斗时。

血书三四纸,读罢泪如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遣(bù qiǎn)的意思:不放走,不遣送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往日(wǎng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以前的时光

芜城(wú chéng)的意思:指草木繁茂、城市繁华的景象。

血书(xuè shū)的意思:指用鲜血写成的悔过书或誓言,表示发自内心的决心和诚意。

鉴赏

这首诗名为《扬州感旧》,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往昔扬州城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句“往日芜城困”,以“芜城”点出扬州曾有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对比,暗示扬州城昔日的困顿状态。接着,“君臣总不知”一句,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对国家危难视而不见的批评,暗含对君臣失职的谴责。

“频飞丞相疏,不遣靖南师”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朝廷内部的矛盾与无能。频繁上奏的丞相未能得到应有的支持,派遣南征的军队也未得到及时响应,反映了朝廷在面对危机时的无力与混乱。

“蓟北天崩后,江南穴斗时”两句,通过时空转换,将北方的战乱与南方的动荡联系起来,展现了全国性的动乱局势,同时也暗示了扬州作为南方重镇,同样遭受了战争的摧残。

“血书三四纸,读罢泪如丝”结尾两句,以具体形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哀悼。三四张写满血书的纸张,象征着无数生命的牺牲与悲痛;读罢之后,诗人的眼泪如丝线般流淌,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生命损失的深深惋惜与悲痛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扬州往事的回顾,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无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反思价值。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感赋八首·其一云秋

杳蔼长空列画屏,轻罗新样织珑玲。

无心又向遥山出,有梦都随别浦停。

凤侣高寒千仞碧,雁程迢递一痕青。

妙鬘绕遍重重树,谁倚楼头认客星。

(0)

出虎门泊香港

地势天南尽,沧溟指顾间。

九龙环绝岛,二虎接雄关。

风雨连三月,波涛靖百蛮。

更嗟濠镜近,市舶满前山。

(0)

阜宁舟次

野水渺无际,斜阳对客愁。

芦中有穷士,此处泊孤舟。

(0)

题松筠阁贞孝事略

历尽冰霜苦,能全孝与贞。

夫亡原誓死,亲在敢捐生。

辛苦营巢计,艰难反哺情。

还期两无愧,饮泣更吞声。

(0)

咏物十首·其七猿

中宵啼不住,知尔断肠吟。

抱树竟何益,入山胡不深。

秋风凋橡栗,寒雨湿枫林。

肯伴离人去,萧条万里心。

(0)

落花七首·其二

忆梦梨云抱满怀,东风狼籍委苔阶。

芭蕉雨打芳心碎,芍药春残泪眼揩。

灯灺闻歌伤子野,色空补恨窘灵娲。

维摩榻外难收拾,愁绝香泥印笋鞋。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