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沉沦(chén lún)的意思:沉沦指人或事物陷入困境,无法自拔或无法摆脱。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对月(duì yuè)的意思:指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对着同一轮明月,象征着相思、思念。
耳根(ěr gē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基础、根本立场。
火树(huǒ shù)的意思:指烈火熊熊燃烧的大树,比喻壮丽的景象或热情高涨的氛围。
况味(kuàng wèi)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味道、滋味。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伤神(shāng shén)的意思:指事情繁杂、困扰人心,使人感到疲劳和焦虑。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生心(shē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生出欲望,动了贪婪之心。
疏影(shū yǐng)的意思:疏影指的是稀疏的影子,也可以形容事物的显露程度不够明显。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相同(xiāng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质量、能力等方面相差不多,无法分出高下。
小窗(xiǎo chuāng)的意思:指窄小的视野或有限的见识。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 鉴赏
这首《虞美人·元夕》由清代诗人张令仪所作,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开篇“耳根聒破笙歌竞”,以“耳根”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热闹非凡、音乐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欢庆的歌声和乐声填满,让人应接不暇。接着“灯月无心问”,则以拟人的手法,将灯与月赋予了情感,它们似乎在静静地陪伴着这场盛大的节日,却无意于参与人间的喧嚣,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之美。
“梅横疏影小窗中。恰与幽人况味略相同。”这两句通过梅花的疏影映照在小窗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意境,与“幽人”(隐士或内心宁静之人)的内心世界相契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即在繁华之外寻求一份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银灯火树非吾羡。独爱清光遍。”诗人表达了对传统元宵节灯火辉煌景象的欣赏,但更偏爱的是那清冷而普遍的月光,这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纯粹之美的偏好,以及对喧嚣与繁华的某种超越。
最后,“半生心事付沉沦。终是如今对月益伤神。”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反思,以及面对当前情境时的感伤。他将自己半生的心事寄托于无法言说的沉沦之中,而此时此刻,面对明月,这种感伤之情更加深重。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元宵节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繁华与静谧之间寻找心灵归宿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