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主(bīng zhǔ)的意思:指军队的首领或统帅。
凡有(fán yǒu)的意思:指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价值。
分清(fēn qīng)的意思:指辨别清楚、区分明白。
太阴(tài yīn)的意思:指阴暗、阴沉、阴险的性格或行为。
为臣(wéi chén)的意思:指效忠于君主或上级,尽心尽力为其服务。
象形(xiàng xíng)的意思:指事物的形状、形象与实际相符。
行兵(xíng bīng)的意思:行动军队,进行战斗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主帅(zhǔ shuài)的意思:指挥军队的最高长官,也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中担任最高职位的人。
- 鉴赏
此诗《兵要望江南(其一)占月第十二》出自唐代易静之手,以占卜月相与军事战略的关系为主题,展现了古代兵法中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与利用。
“太阴位,为后又为臣。” 开篇点出太阴在天体中的位置,象征着复杂多变的局势,同时也暗含了君臣关系的隐喻,提示在军事行动中,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协作至关重要。
“凡有象形凶吉定,行兵主帅要知明。” 这两句强调了观察自然现象(如月相变化)对于预测战局走向的重要性。在古代,人们往往通过观察天象来预判战争的胜负,而作为指挥官,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一细分清。” 最后一句总结,意味着在运用这些自然现象进行战略分析时,需要细致入微,清晰地理解每一种迹象背后的意义,以便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做出最有利的战略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对自然规律的重视和利用,以及在战略决策中对细节的精确把握。它不仅是一首关于兵法的诗,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和谐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