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二十》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二十》全文
宋 / 释宗杲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人眼鼓槌,一人头如木杓。

两个不识羞,至今无处安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鼓槌(gǔ chuí)的意思:指在乐器演奏中用鼓槌敲击打击乐器,比喻用心努力,积极进取。

两个(liǎng gè)的意思:既能兼顾两个方面,使双方都得到满足或利益。

人眼(rén yǎn)的意思:指人类的眼睛,也用来形容人们的视力或观察力。

人头(rén tóu)的意思:指人和马的头部,形容人多马杂,拥挤不堪。

识羞(shí xiū)的意思:指能够自觉地感到羞耻,有廉耻感。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所作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二十首。它以奇特的比喻描绘了两个老人的形象。"一人眼似鼓槌",形容一个人的眼睛大而突出,像敲击鼓的工具;"一人头如木杓",则比喻另一个人的脑袋扁平,像舀水的木勺。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诗人暗示这两个人可能年事已高,行为举止有些奇特,甚至显得有些不知羞耻。"两个老不识羞",点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可能是指他们不顾世俗的眼光,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最后的"至今无处安著",则寓言般地表达了他们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或者暗示他们无法在常规的社会角色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富有讽刺和幽默感,展现了禅宗对世俗观念的超越和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宗杲
朝代:宋   字:昙晦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生辰:1089~1163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猜你喜欢

次韵黄尧翁斗鸡三首·其三

约斗提笼出,无哗倚壁看。

祸心藏芥羽,碎首湿朱冠。

擒敌壮夫事,策勋公子欢。

栖群哙等伍,今日始知韩。

(0)

次韵国衡

古寺凭崇冈,苍烟荫乔木。

攲斜屋鳞比,缭绕墙带束。

何人辟层轩,延客寄遐瞩。

醉赏菊坡下,客意岂在菊。

念昔居此地,名世尽儒服。

师旷贤多知,苍史圣重目。

台成竟谁游,事去不容局。

梁王高帝孙,名字亦不辱。

当时盛歌舞,肯使后人逐。

陈迹今故存,新池为谁绿。

感叹世上事,反覆如转烛。

请君听钟鱼,尚想吹紫玉。

(0)

草堂诗·其六

翠木摇艳溪之湾,游子失气生愁酸。

誇力搏虎筋骨绝,双流迸巘道路难。

布衾多年窘夜雨,土锉无火啼夜餐。

一生忠义老寂寞,旋烧竹叶供春寒。

(0)

泛歙溪用老杜诗青惜峰峦过为韵·其五

观山如走马,倏忽千群过。

水从云际来,舟疑天上坐。

羁孤猿失群,往复蚁旋磨。

五韵写中肠,悲词成楚些。

(0)

奉和德升尚书探梅之什仍用元韵

题诗曾动何郎兴,寄远犹传陆凯名。

渴见寒英娱北客,共寻春信向东城。

蜂粘晴蕊应先破,雀啅芳心已尽惊。

便拟催开争赋咏,腊中独使擅幽情。

(0)

德升尚书赋溪风亭二首以题为韵顾风字某已先作别赋溪字一首

泉通暗甃泻清溪,倒影风亭翼瓦齐。

借问披襟聆漱玉,何如擐甲听征鞞。

相过底厌时挥麈,独坐应须日杖藜。

信美那知非我里,倚栏归路已都迷。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