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其十四》全文
- 注释
- 向来:一直以来。
谬:偏离,错误。
末后:最后。
濡尾:比喻行为不当或结局不佳。
转非:变得不正确。
伏生:历史人物伏胜,西汉学者。
力辞:极力推辞。
不至:没有前来。
申公:历史人物申公,名培,东汉学者。
不合:不符合,不适宜。
而归:返回。
- 翻译
- 一直以来,行动方式已经偏离正道,最后甚至尾部也变得不妥。
伏生坚决推辞没有前来,申公则因不合时宜而返回。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之景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向来动脚已谬"表明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刻已经被误解或遗忘,而"末后濡尾转非"则显示出这种误解到了最后也没有得到纠正,反而更加深化了错误。
"伏生力辞不至"中的“伏生”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隐士,他们选择远离世俗,不愿意参与到社会的纷争之中。而"申公不合而归"则表明即便是那些有志向的人,也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选择返回自己的起点。整首诗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个体在社会中的无力感。
诗句中没有直接描绘春夜之景,却通过隐喻和暗示,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里蕴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生活不满以及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冲突的情绪。这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深邃意境和丰富情感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风第一枝·妒雪梅苏
妒雪梅苏,迷烟柳醒,游丝轻飏新霁。
卷帘看燕初归,步履为花早起。
春来犹浅,便做出、十分春意。
喜凤钗、才卸珠幡,早换巧梳描翠。
著数点、催花雨腻。
更一番、递香风细。
小莺欢暖调声,嫩蝶试晴舞翅。
清欢易失,怕轻负、年芳流水。
好趁间、共整吟鞯,日访桃寻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