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其十四》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其十四》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微]韵

向来动脚已谬,末后濡尾转非。

伏生力辞不至,申公不合而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至(bù zhì)的意思:不到最坏的地步;不会达到那种程度

不合(bù hé)的意思:指两者之间不相合,不一致或不适应。

动脚(dòng jiǎo)的意思:离开、走动

伏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被击败后重新振作,重新站起来。

末后(mò hòu)的意思:最后,末尾

濡尾(rú wěi)的意思:濡尾意指一个人在灾难降临时,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表达出大公无私的精神。

生力(shēng lì)的意思:生力指的是新生的力量或者新生代的人物。表示新生力量的涌现,给予人们希望和动力。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注释
向来:一直以来。
谬:偏离,错误。
末后:最后。
濡尾:比喻行为不当或结局不佳。
转非:变得不正确。
伏生:历史人物伏胜,西汉学者。
力辞:极力推辞。
不至:没有前来。
申公:历史人物申公,名培,东汉学者。
不合:不符合,不适宜。
而归:返回。
翻译
一直以来,行动方式已经偏离正道,最后甚至尾部也变得不妥。
伏生坚决推辞没有前来,申公则因不合时宜而返回。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之景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向来动脚已谬"表明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刻已经被误解或遗忘,而"末后濡尾转非"则显示出这种误解到了最后也没有得到纠正,反而更加深化了错误。

"伏生力辞不至"中的“伏生”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隐士,他们选择远离世俗,不愿意参与到社会的纷争之中。而"申公不合而归"则表明即便是那些有志向的人,也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选择返回自己的起点。整首诗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个体在社会中的无力感。

诗句中没有直接描绘春夜之景,却通过隐喻和暗示,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里蕴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生活不满以及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冲突的情绪。这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深邃意境和丰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二禽方戏赠难弟·归归归

归归归,三月将尽方始啼。
木林翠密阴成幄,花片红嫣风荡飞。
归归归,汝既劝归胡不归。
归来深院日正长,煮酒菖蒲玉屑香。
醉眠藤床觉晚凉,须臾月色到回廓。
归归归,真个归来乐未央。

(0)

买砚碑

凤城凉雨新秋后,几处朱楼试管弦。
有客贳金收古歙,短檠竟夕自摩研。

(0)

与帅干驾阁宗叔

曾闻老吏说先猷,咳唾珠玑下笔乃。
大器莫为时所用,高科还有子能收。
相逢禹会嗟何晚,薄可郊寒匪暗投。
珍重斯文肯勉力,清朝坟典要人修。

(0)

二禽方戏赠难弟·笃笃笃

笃笃笃,日长正午睡初熟。
谁其扣门访幽独,见他利喙啄枯木。
枯木中间能有几,小虫何足饱尔腹,尽日劳苦食不足。
笃笃笃,此声尚且聒人耳,人之多言宁不渎。

(0)

赠李端履

倚门稚子灶头妻,有米无钱相对啼。
为把青蚨济艰苦,莫教穷谷有饥黎。

(0)

东风第一枝·妒雪梅苏

妒雪梅苏,迷烟柳醒,游丝轻飏新霁。
卷帘看燕初归,步履为花早起。
春来犹浅,便做出、十分春意。
喜凤钗、才卸珠幡,早换巧梳描翠。
著数点、催花雨腻。
更一番、递香风细。
小莺欢暖调声,嫩蝶试晴舞翅。
清欢易失,怕轻负、年芳流水。
好趁间、共整吟鞯,日访桃寻李。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