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寒行和杜二首·其一》
《苦寒行和杜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长安乞儿声不绝,九忂冻积冰凝雪。

南人肌疏不耐寒,败絮披心欲折。

毛粟起手尽龟,鸡爪纹生面无血。

木绵犯霜偏易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败絮(bài xù)的意思:指被风吹散的棉絮,比喻没有实际价值的言论或文章。

冰凝(b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水变成冰。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积冰(jī bīng)的意思:指冰在寒冷的环境中逐渐形成和增多的过程。

毛粟(máo sù)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微不足道。

木绵(mù mián)的意思:指木头和棉花,比喻言辞空洞,没有实质内容。

耐寒(nài hán)的意思:指能够忍受寒冷的能力或品质。

南人(nán rén)的意思:指南方人,即南方的人。

披心(pī xīn)的意思:形容心情悲痛,非常伤心。

起手(qǐ shǒu)的意思:指开始或着手做某件事情。

乞儿(qǐ ér)的意思:指行乞讨生活的人。

生面(shēng miàn)的意思:指刚刚见面或者认识的人。

猬毛(wèi máo)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的东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长安城中乞丐在严冬中的悲惨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乞丐们在极端寒冷天气下的痛苦与挣扎。

首句“长安乞儿声不绝”,开篇即点出主题,长安城中乞丐的哀嚎声连绵不断,暗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社会的不公。接着,“九忂冻积冰凝雪”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冬季的严寒,积雪覆盖大地,冰冻三尺,营造出一种极度寒冷的氛围。

“南人肌疏不耐寒,败絮重披心欲折”两句,将视角转向南方人,指出他们因体质较弱而不适应北方的严寒,即使穿着厚重的破旧棉衣,内心仍感到难以承受的痛苦。这里通过“心欲折”这一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南方人在寒冷中内心的绝望与痛苦。

“猬毛粟起手尽龟,鸡爪纹生面无血”进一步描绘了乞丐们在严寒中的身体反应。他们的皮肤因为寒冷而起鸡皮疙瘩,手指因长时间暴露在外而变得像老树皮一样粗糙,甚至出现了类似龟裂的痕迹。面部因长时间受寒而失去了血色,苍白如纸。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乞丐们在严冬中的凄惨境遇。

最后,“木绵犯霜偏易裂”一句,以木绵(棉花)为喻,说明即使是温暖的衣物,在严寒的霜冻下也难以保持完整,暗示了乞丐们所处环境的恶劣,以及他们生活条件的艰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安乞丐在严冬中生活的细致描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郭翰酬织女

人世将天上,由来不可期。
谁知一回顾,更作两相思。
赠枕犹香泽,啼衣尚泪痕。
玉颜霄汉里,空有往来魂。

(0)

书任生案

我本籍上清,谪居游五岳。
以君无俗累,来劝神仙学。
葛洪还有妇,王母亦有夫。
神仙尽灵匹,君意合何如。

(0)

赠华山游人

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巅。
回首归去路,相将入翠烟。
曾折松枝为宝栉,又编栗叶代罗襦。
有时问却秦宫事,笑拈山花望太虚。

(0)

答孙玄照

鸳鸯相见不相随,笼里笼前整羽衣。
但得他时人放去,水中长作一双飞。

(0)

经略龙图开拓曾公岩景物一新遂为诸岩之冠因

阳岩高敞纳晨曦,鹤驾云軿或可期。
神物雕镌元入妙,人工开闢更增奇。
须知水石清凉处,绝胜尘沙热恼时。
红旆碧幢劳小驻,多惭下客滥追随。

(0)

郑锋宅神诗

浦口潮来初渺漫,莲舟摇飏采花难。
春心不惬空归去,会待潮回更折看。
忽然湖上片云飞,不觉舟中雨湿衣。
折得莲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