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童(ā tóng)的意思:指小孩子,特指年幼的男孩。
潮头(cháo tóu)的意思:指潮水的最前头,也比喻时代潮流的最前沿或事物的最先进状态。
高几(gāo jǐ)的意思:指程度上超过一定数量或程度。
鼓噪(gǔ zào)的意思:指喧闹、吵闹不休。
几许(jǐ xǔ)的意思:一些,几个,多少
浪花(làng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
头高(tóu gāo)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或精神状态很高昂,昂首挺胸。
吴侬(wú nóng)的意思:吴侬是中国方言中对上海话的称呼,也指上海人。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注释
- 万人鼓噪:形容众多人群发出很大的喧哗声。
慑:使...害怕,震慑。
吴侬:指吴地的人,这里可能特指江南一带居民。
浮江老阿童:形容一个在江上漂泊的老者。
欲识:想要了解,想要知道。
潮头:海潮或江潮的最高处。
越山:指浙江一带的山脉。
浑在浪花中:好像完全淹没在浪花之中。
- 翻译
- 万人喧闹声震慑了吴地的人们,他还是那漂浮在江上的老翁。
想要知道潮水有多高,连越地的山峦都仿佛沉没在浪花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节观看潮汐的景象。开篇“万人鼓噪慑吴侬,犹是浮江老阿童”两句,通过对比众人的喧哗与自己静默观潮的情形,表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独享自然之美的心境。“慑吴侬”可能指的是古代吴地的渔民,而“浮江老阿童”则是诗人自喻,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下来的“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两句,则具体描写了观潮的情景。诗人对潮汐的高度产生了好奇,但这股潮水却像融入了远处的越山之中,与翻腾的浪花交织在一起,无法分辨其确切高度。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力量与美丽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游仙阁白公庙
仙冠轻举竟何之,薜荔缘阶竹映祠。
甲子不知风驭日,朝昏唯见雨来时。
霓旌翠盖终难遇,流水青山空所思。
逐客自怜双鬓改,梵香多负白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