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网》
《渔网》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不羡鲤鱼肥,朝来举网归。

结从渔父手,张作海天围。

都络秋方熟,薯苓染未稀。

家家罾布,更有越人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羡(bù xiàn)的意思: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点。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鲤鱼(lǐ yú)的意思:比喻人通过努力和机遇,成功地突破障碍,达到更高的境界。

秋方(qiū fāng)的意思:秋天的方向,指秋天的来临或秋天的景色。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越人(yuè rén)的意思:指外地人或外国人。

罾布(zēng bù)的意思:指暗藏陷阱或诡计的布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渔夫捕鱼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不羡鲤鱼肥”,开篇即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追求,不以物质的丰富为满足,而是享受自然与劳动带来的乐趣。接着,“朝来举网归”描绘了清晨捕鱼的生动画面,渔夫们忙碌而充满希望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结从渔父手,张作海天围”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网编织与展开的过程,渔网如同画布,将大海与天空包围,形象地展示了捕鱼活动的壮观与和谐。

“都络秋方熟,薯苓染未稀”则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与自然的馈赠,秋天果实成熟,薯苓(一种地下茎类植物)还未完全收获,暗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喜悦。

最后,“家家制罾布,更有越人衣”点出了渔网不仅是捕鱼的工具,也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品,甚至可以用来制作衣物,体现了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多功能性与重要性。同时,也提到了越人的服饰,暗示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网这一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渔民的生活状态、自然景观以及社会文化风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听鸟

青山叠叠水泠泠,只影堪怜万里行。

莺燕不知怀别恨,隔林调舌送春声。

(0)

画梅红白香实图为古州李生泰题三首·其一

昔向深宫伴寿阳,冰肌雪貌白霓裳。

而今寂寞东轩外,只学山家澹澹妆。

(0)

夏挥使龙虎图二首·其一

文明见在田,崭岩养头角。

兴云飞上天,普济苍生乐。

(0)

闺怨一百二十首·其一一二

寂寂寥寥纸半张,嗟嗟唧唧泪千行。

言言语语空相忆,苦苦频频更寄将。

(0)

闺怨一百二十首·其八十一

供佛清斋折露葵,课经时绕白莲池。

云鬟祇欠金刀剪,顿是山庵苦行尼。

(0)

闺怨一百二十首·其二十七

昨夜裙腰忽褪围,清晨蟢子绕深闺。

春来吉兆频频见,定是游人此夕归。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