槚棘苟不分,珷玞终混琼。
我闻初诺之,细思吁可惊。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本质(běn zhì)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属性或本质特征。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丛生(cóng shēng)的意思:指草木茂盛地生长在一起。
繁柯(fán kē)的意思:指树木茂盛的枝叶。
纷杂(fēn zá)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杂乱不一,琳琅满目。
勾萌(gōu méng)的意思:勾结、串通,指人们合谋做坏事。
姑息(gū xī)的意思:暂时容忍或纵容问题,不加以严肃处理
禾乃(hé nǎi)的意思:禾乃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指禾苗长得茂盛。比喻人才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厚薄(hòu bó)的意思:形容人情的厚薄。
嘉禾(jiā hé)的意思:指丰收的好年景,也比喻喜庆、吉祥的景象。
可听(kě tīng)的意思:指声音或音乐动听悦耳。
稂莠(láng yǒu)的意思:指品质良莠不齐,好坏参半。
良材(liáng cái)的意思:指有才能、有潜力的人材。
留停(liú tíng)的意思:停留、暂停
弄影(nòng yǐng)的意思:指人在心理上或行为上玩弄别人,使其受到影响或困扰。
梅三(méi sān)的意思:指不按常理出牌,做事情与他人预料的不一样。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去取(qù qǔ)的意思:去取是一个表示离开或取走的成语。它可以指一个人离开某个地方,也可以指取走某物。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人力(rén lì)的意思:指人的力量或劳动力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芟削(shān xuē)的意思:割除杂草和枝叶,修整整齐。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稍稍(shāo shāo)的意思:稍微、有点儿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施人(shī rén)的意思:施行善事,帮助他人。
庭轩(tíng xuān)的意思:指家中的庭院和小轩廊,用来比喻家庭和睦、生活安宁。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物物(wù w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繁多,琐碎不断。
息心(xī xīn)的意思:平静心情,安抚内心的烦躁和不安。
向荣(xiàng róng)的意思:指事物向着繁荣昌盛的方向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阴蔽(yīn bì)的意思:指掩盖、隐藏事实真相,使人难以察觉或明白。
陨萚(yǔn tuò)的意思:指人才早逝或英名消亡。
杂揉(zá róu)的意思:指事物混杂在一起,没有区分清楚。
中情(zhōng qíng)的意思:指掌握、了解事物的真正情况和内情。
这首诗名为《芟树》,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园中树木生长的情景,通过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以及对公平公正的追求。
首句“园中植众木,丛生各向荣”描绘了园中各种树木茂盛生长的景象。接着,“成阴蔽庭轩,弄影交枝茎”进一步展现了树木的繁茂与生机勃勃。然而,诗人随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槚棘苟不分,珷玞终混琼。”这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不同品质的事物混杂在一起,暗示了社会中良莠不齐的现象。
接下来,“当此陨萚时,本质一以呈”点明了在特定时刻,事物的本质会显现出来。诗人强调了在去除表面的遮蔽后,事物的真实面貌才会展现。这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
“繁柯纷杂揉,芟削令其清”描述了通过修剪去除杂乱,使树木更加清晰、整洁的过程。这里暗喻了在社会中,通过清除不良因素,才能让优秀的事物得以凸显。
“良材被隐遮,去之不留停”强调了优秀事物的价值被忽视或掩盖,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和展示它们的重要性。这反映了诗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稍稍施人力,便觉助山灵”表明了通过适度的人为干预,可以促进自然界的和谐发展。这里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绿梅三冬姿,青松百尺亭”通过绿梅和青松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这两句诗赞美了这些植物在严寒中依然保持生机的品质。
“譬彼稂莠除,嘉禾乃勃生”用稂(一种杂草)和嘉禾(优质谷物)的对比,强调了清除不良因素后,优秀事物能够茁壮成长。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寓意着社会环境的净化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㫄人为我言,其言似可听”引出了一位智者的声音,提醒人们要倾听并理解事物的本质。这体现了诗人对智慧和知识的尊重。
“物物具生意,枝枝含勾萌”强调了万物皆有生命力,每一片叶子都蕴藏着生长的潜力。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的欣赏。
“一朝别去取,厚薄殊失平”指出在选择事物时,应公平对待,不应有所偏颇。这体现了诗人对公正原则的坚持。
“我闻初诺之,细思吁可惊”表达了诗人对初次承诺的反思,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深入思考。
“若存姑息心,未达此中情”最后,诗人告诫人们,如果持有宽容放任的态度,就无法真正理解事物的内在情感和价值。这强调了在处理事物时,应秉持坚定的原则和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芟树》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事物本质、公平公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个人在面对复杂世界时的思考与抉择。它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矫志事幽栖,结宇依空林。
岂无嘉树枝,息此散木阴。
达人守渊谷,遁思常陆沉。
青黄岂不贵,文绣非所任。
游言翳蓬藋,谐我忘世心。
班草话平生,寓目托嵚岑。
飞潜理自足,荣贱行相寻。
萧寥答天籁,葛天有遗音。
中宿之山吁壮哉,山巅兰若峥嵘开。
两崖夹束怒涛涌,扃钥二曜走万雷。
林壑苍苍莽交互,北梦南云入回顾。
帝子来游不记春,柔橹轻鸥自朝暮。
我来披翠上上方,忆从萝幌闻妙香。
旧游回首十年梦,天风吹我芙蓉裳。
山僧与话尽茫昧,玉环金锁今何在。
半云亭子故依然,谁构曾轩屹相对。
曲磴盘盘穷眼瀰,眼眵足趼不自知。
满前丛竹舞风叶,映水恐是青蛟螭。
崎岖西转穿茆入,和光洞古烟光湿。
烛龙下照开积阴,仰听玄蝉啸风急。
起来燕坐形神清,鱼鸟嬉恬如有情。
忽闻云外暮钟动,殷殷似斗飞泉鸣。
攀条尚欲搴琼蕊,荷锸还思寻石髓。
赏馀兴极且登舻,月出金枢浩如洗。
向来探历无乃劳,凭虚舒笑天为高。
岩居川观夙所愿,世间龙蠖真毫毛。
江干击汰美清夜,与客开尊共倾泻。
且置万事聊歌呼,飞来之说知有无。
《中宿篇游清远峡山寺作》【明·黄佐】中宿之山吁壮哉,山巅兰若峥嵘开。两崖夹束怒涛涌,扃钥二曜走万雷。林壑苍苍莽交互,北梦南云入回顾。帝子来游不记春,柔橹轻鸥自朝暮。我来披翠上上方,忆从萝幌闻妙香。旧游回首十年梦,天风吹我芙蓉裳。山僧与话尽茫昧,玉环金锁今何在。半云亭子故依然,谁构曾轩屹相对。曲磴盘盘穷眼瀰,眼眵足趼不自知。满前丛竹舞风叶,映水恐是青蛟螭。崎岖西转穿茆入,和光洞古烟光湿。烛龙下照开积阴,仰听玄蝉啸风急。起来燕坐形神清,鱼鸟嬉恬如有情。忽闻云外暮钟动,殷殷似斗飞泉鸣。攀条尚欲搴琼蕊,荷锸还思寻石髓。赏馀兴极且登舻,月出金枢浩如洗。向来探历无乃劳,凭虚舒笑天为高。岩居川观夙所愿,世间龙蠖真毫毛。江干击汰美清夜,与客开尊共倾泻。且置万事聊歌呼,飞来之说知有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5067c6a15a5ba6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