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一钱应未值,陈平六策本无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支(bù zhī)的意思:不支指的是力量不足、支撑不住的意思。
陈平(chén p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为人诚实、正直,不屈服于权势和财富的诱惑。
痴绝(chī jué)的意思:形容因爱情或其他事情的打击而心神错乱,陷入极度的绝望和痛苦之中。
大贾(dà gǔ)的意思:指非常有才华、有本领的人。
鹿皮(lù pí)的意思:形容人的皮肤白皙光滑,像鹿一样的皮肤。
民力(mín lì)的意思:指民众的力量,也可指国家的实力。
内方(nèi fāng)的意思:内部的情况或事物。
南内(nán nèi)的意思:指朝廷官吏、官场。
葡萄(pú tɑo)的意思:指人争夺利益,互相争斗,最后都没有得到。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入骨(rù gǔ)的意思:深深地影响到内心,使人无法忘记。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芍药(sháo yào)的意思:指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美丽,也可形容某人的才情或某事物的优美。
西园(xī yuán)的意思:西园是一个古代的园林名,意指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心计(xīn jì)的意思:指心机、计谋,特指用心机来算计他人,图谋私利。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诛求(zhū qiú)的意思:彻底消灭,追求到底
- 鉴赏
这首诗《咏史(其二)》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社会现象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忧虑和批判。
首联“民力中原已不支,诛求入骨恐非宜”,开篇即揭示了社会底层民众的苦难,民力已经难以支撑沉重的赋税剥削,这种深入骨髓的压迫显然不合情理。诗人以“不支”、“入骨”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百姓生活的艰辛与痛苦,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
颔联“西园自议葡萄价,南内方催芍药词”,运用了两个典故。西园,可能指代皇宫或贵族府邸,这里借指权贵阶层;葡萄价,芍药词,分别象征着奢侈享乐与浮华虚荣。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统治者不顾民生疾苦,一味追求奢华享受的社会现象,反映了官僚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巨大鸿沟。
颈联“李广一钱应未值,陈平六策本无奇”,引用了汉朝名将李广和丞相陈平的故事。李广因一钱之微而被轻视,陈平的六策虽多却未能改变国家命运。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遭遇,讽刺了当时社会中对人才价值的忽视以及策略实施效果的有限,进一步揭露了政治体制的弊端。
尾联“山东大贾真痴绝,心计区区到鹿皮”,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那些精于算计、唯利是图的商人。他们为了获取私利,不惜手段,甚至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诗人用“痴绝”形容商人的愚蠢与贪婪,同时通过“心计区区到鹿皮”这一夸张的描述,强调了商人在追逐利益时的不择手段,以及这种行为对社会道德的侵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和强烈批判意识。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忧思,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反思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四季归田乐四首·其三秋
黄云亘郊野,农力今有功。
兹乃民之天,治理根其中。
我虽未及粒,已觉饥肠充。
田头父老过,击壤今岁丰。
自愧无寸积,坐享雍熙风。
秋成既如彼,况对菊与枫。
气澄天宇高,心寂尘累空。
木落山献体,波缩沙留踪。
遐兴何悠悠,迅景何匆匆。
俯仰田舍底,或能保初终。
入燕行
南风绿尽燕南草。一桁青山翠如扫。
骊珠昼擘沧海门,王气夜塞居庸道。
鱼龙万里入都会,澒洞合沓何扰扰。
黄金台边布衣客,拊髀激叹肝胆裂。
尘埃满面人不识,肮脏偃蹇虹蜺结。
九原唤起燕太子,一尊快与浇明月。
英雄岂以成败论,千古志士推奇节。
荆卿虽云事不就,气压咸阳与俱灭。
何如石晋割燕云,呼人作父为人臣。
偷生一时快一己,遂使王气南北分。
天王几度作降虏,祸乱衮衮开其源。
谁能倒挽析津水,与洗当时晋人耻。
昆崙直上寻田畴,漠漠丹霄跨箕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