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韩子云惠诗》
《和韩子云惠诗》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幸自同裘好,谁令异巷居。

恭承五个字,不但车渠

句法端何样,先生肯乞馀。

只容弹剑铗,敢道出无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yúnhuìshī
sòng / yángwàn

xīntóngqiúhǎoshuílìngxiàng

gōngchéngdànbǎichē

duānyàng
xiānshēngkěn

zhīróngtánjiàntiěgǎndàochūchē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但(bù dàn)的意思:表示不仅仅如此,除了某种情况之外,还有其他情况。

车渠(chē qú)的意思:车渠是指车辙和沟渠,比喻前人留下的经验或规矩。

恭承(gōng chéng)的意思:恭敬接受并继承前人的遗志和责任。

句法(jù fǎ)的意思:指语言中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同裘(tóng qiú)的意思:同裘指同穿一件皮裘,表示彼此关系密切,情谊深厚。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幸自(xìng zì)的意思:自我幸运,依赖自己的努力而幸福成功。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和韩子云惠诗。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希望能够常相聚的愿望。

“幸自同裘好,谁令异巷居。”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与朋友共度时光的美好,以及面对现实中不得不分离的无奈。"同裘"意指共享温暖的关系,而"异巷"则寓意彼此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恭承五个字,不但百车渠。” 这里“五个字”可能是指某种约定或口信,诗人表达了对这份承诺的尊重,并且不仅限于物质上的交换("百车渠"象征丰厚的财物)。

“句法端何样,先生肯乞馀。” "句法"可能是指文学艺术或特定的文风,而"乞馀"则含有请求、希望能够得到的意味。诗人似乎在询问某种文学规律或艺术标准,并且渴望得到前辈(先生)的指导和帮助。

“只容弹剑铗,敢道出无车。” 这两句中,“弹剑铗”可能是指音乐或乐器的声音,而"无车"则暗示没有华丽的仪仗队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宁愿选择简单纯粹的艺术享受,也许是在强调真挚情感与精神上的满足超越物质和外在的荣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巧妙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深厚友谊的情感,以及对于文学艺术追求纯粹和高尚境界的态度。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西台遗恨为吴克学御史作

晏眺当沈晖,南山正巍巍。

孤子天涯心,邈与哀雁飞。

雁飞各有止,孤子心无依。

念彼堂上亲,乔年邻古稀。

经时客梁宋,苦恨温凊违。

何知变故来,绣服更麻衣。

整驾返初辙,洒泪临江圻。

人去秋堂空,凄风吹穗帏。

嗟嗟宦游苦,不似前时归。

(0)

寄弟赋·其一

忆尔别我时,日照河边柳。

痛哭别我去,上马犹回首。

知尔爱我心,不殊足与手。

徘徊望行尘,伫立沙上久。

(0)

赠何邦彦二首·其一

花林霁宵雨,柔碧光离离。

美人驾行车,迤逦双轮迟。

轮迟无终极,亲爱从此辞。

何以结绸缪,玉瓶金屈卮。

浮云暗长路,奄忽天一涯。

穷谷多狼豺,水蛰虺与螭。

客子戒远道,行行欲安之。

(0)

赠王文熙五首·其四

逝者为何人,寔惟子先公。

往昔涖吾土,蔼蔼多仁风。

土人至今思,譬若考与宗。

梁木一朝毁,伤哉吾道穷。

对子揽长涕,谁谓出无从。

(0)

赠王文熙五首·其三

昔子往恒山,仓卒不我辞。

朅从恒山至,鞶绖何累累。

素室曜朱火,哀哀读丧仪。

一读一长号,再读声转悲。

咄嗟荼苦心,逝者宁见知。

(0)

为杨子赋别母诗

青骊载华毂,宛转度秋坂。

母氏远别离,客子心缱绻。

行行采芳蕙,缘陔复循畹。

山风夕飘飖,吹我车上幰。

车行不可返,母去日以远。

何以保黄发,对子加餐饭。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