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南 岳 诸 道 友 唐 /齐 己 南 望 衡 阳 积 瘴 开 ,去 年 曾 踏 雪 游 回 。谩 为 楚 客 蹉 跎 过 ,却 是 边 鸿 的 当 来 。乳 窦 孤 明 含 海 日 ,石 桥 危 滑 长 春 苔 。终 寻 十 八 高 人 去 ,共 坐 苍 崖 养 圣 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春(cháng chūn)的意思:长久的春天,指事物长期兴盛、繁荣的状态。
楚客(chǔ kè)的意思:指在他乡的客人,也可指在异地独自奋斗的人。
春苔(chūn tái)的意思:指春天长满的青苔,比喻事物逐渐复苏、繁荣。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当来(dāng lái)的意思:指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或顺序依次发生或出现。
的当(dí dàng)的意思:正确无误,恰当得当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共坐(gòng zuò)的意思:共同坐下,一同坐着
海日(hǎi rì)的意思:海洋中的太阳,比喻非常辽阔的海洋或者无边无际的事物。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乳窦(rǔ dòu)的意思:指婴儿吃奶时的欢乐和满足。
圣胎(shèng tāi)的意思:指非常出色、非同寻常的孩子。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踏雪(tà xuě)的意思:指行走时踩在雪地上,形容行走轻盈、不留痕迹。
望衡(wàng héng)的意思:
形容住处接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甲与乙,望衡而居,皆宦裔也。”参见“ 望衡对宇 ”。
- 翻译
- 向南遥望衡阳,积聚的雾气散开,去年我曾踏雪游玩后归来。
空自作为楚地的过客虚度时光,原来是边塞的大雁正当时地飞来。
山洞中唯一的清泉闪耀着如同海上日出的光芒,石桥既陡又滑,长年覆盖着青苔。
最终我将追寻那十八位高人而去,一同坐在苍翠的山崖上修养心性,培育灵性之胎。
- 注释
- 南望:向南远望。
衡阳:地名,湖南衡阳,此指南方边陲。
积瘴:累积的湿热之气,比喻困境或不好的环境。
踏雪:在雪地上行走。
谩为:空自,白白地。
楚客:楚地的旅客,这里指诗人自己。
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虚度时光。
边鸿:边塞的大雁,常用来寄托书信或象征季节变换。
乳窦:山洞中的清泉出口,形状像乳房,故称。
孤明:独自明亮,形容泉水清澈照人。
海日:海上的日出,此处形容泉水明亮如日出。
石桥:山间的石制桥梁。
危滑:险峻且滑,难以行走。
终寻:最终寻找。
十八高人:指修行高深的隐士,数目不一定实指。
苍崖:青色的山崖。
养圣胎:修养心性,培育内在的灵性或道心,如同孕育圣人之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衡阳风光的向往,以及他曾在去年踏雪游历过该地的情景。"谩为楚客蹉跎过,却是边鸿的当来"表达了诗人自嘲不够资格成为真正的隐逸之士,却仍然追寻着那种超脱世俗的心境。"乳窦孤明含海日,石桥危滑长春苔"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南岳的雄伟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终寻十八高人去,共坐苍崖养圣胎"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那位修炼成仙的高人,与之共同在苍茫的山崖上修行,以期达到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这也暗示着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以及追求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南岳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寻心灵自由与精神寄托的深切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去鄂行·其一
宦游屡迁徒,别意坐超急。
三载此安居,一旦成分隔。
草木有殊芳,楼阁多清绝。
飞梯接望中,崎岖如九折。
爱山心未至,竟未探云穴。
拍遍画阑干,此心以何热。
但去勿复辞,徒使离思切。
奋袂登轻舆,揽辔慕古杰。
出城日已暮,月色忽爽澈。
金铎振喧阗,流澌响清咽。
千岩如拱揖,似惜匆匆别。
我行信悠悠,多情愧岑嶭。
他日傥再来,清晖为娱悦。
听外话皋亭桃花之胜
春波浩荡风泠泠,扁舟结伴来皋亭。
閒鸥静鹭解迎客,兰桡直到花边停。
一株秀而整,穿云蟠过青山顶。
一株艳而娇,欹斜暗束青山腰。
日丽霞衣翻片片,何处东外识人面。
漫天匝地卷红潮,花郁峰郁都不辨。
一重花护一重山,珊瑚倒插翡翠环。
但愁封姨扫作胭脂雪,胜游肯放金樽閒。
望中红白疏密向背不可数,仿佛身入流水天台间。
千枝万枝迷处所,山欲出云花不许。
华鬘世界净红尘,惟听仙禽空际语。
感君话旧向晴窗,茶嫩香清蝶影双。
游女如云花似海,便思打桨泛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