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建犹相贰,伍奢安得存。
《楚歌十首·其三》全文
- 翻译
- 周平王逐渐昏庸疑惑多,无极转而受到君主宠幸多。
曹植这样优秀的儿子尚且遭到猜忌,伍奢这样的忠臣怎能保全。
活着时被深锁在宫墙之内,死后却葬在皇家园陵显尊荣。
谁能料到逃亡到吴国的伍子胥,会鞭打楚平王的尸体在郢都市场中。
- 注释
- 平王:指周平王,东周初期的君主,这里比喻昏庸的君王。
无极:可能指代受到无尽恩宠的人,具体历史人物不详,此处泛指得宠者。
子建:曹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操之子,以才情著称,但受兄长曹丕猜忌。
伍奢: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因受费无极谗言被杀,此处代表忠而见疑的臣子。
宫雉:宫墙,指皇宫的高墙,象征深宫内院,隔离与限制。
寝园:帝王陵墓区域,此指死后享受尊贵待遇。
奔吴士:指伍子胥,他逃离楚国投奔吴国。
鞭尸:伍子胥为报父仇,攻破郢都后将已死的楚平王掘墓鞭尸。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兴衰和个人命运的诗,语言典雅,情感深沉。其中“平王渐昏惑,无极转承恩”表达了对古代君主失去理智、迷失方向以及皇家的恩泽无边的感慨。“子建犹相贰,伍奢安得存”则是说一些人(如子建、伍奢)能够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保持自己的立场而得到保存。"生居宫雉閟,死葬寝园尊"描绘了贵族或官员生前享受豪华宫殿生活,死后安葬于尊贵之地的情景。
然而,“岂料奔吴士,鞭尸郢市门”一句却带出了对历史的无奈和悲凉。这里的“岂料”表达了意外与不预期,而“奔吴士”可能指的是战乱中的人们逃离战火,而“鞭尸郢市门”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惨状,尸体遍布市场门前,被人践踏如同被马车轮子碾过。
整首诗通过对比生与死、尊贵与悲惨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历史无常和个人命运不可预知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孀妾词
妾家住鸳湖,花容映雪肤。
深闺不能闭,一朝嫁金夫。
金夫内宠非一人,众中最爱惟妾身。
并马章台光照路,同舟兰浦影摇春。
春光可惜不长久,昨日红颜今白首。
金夫一夕梦不醒,零落残妆犹在手。
云情雨性难自持,画眉再受他人绥。
娇儿幼女弃若遗,望母嗷嗷泣路岐。
泣路岐,母不来。
行人见之相为悲,地下金夫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