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欲去山边,贼营夜鸣鼓。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来日(lái rì)的意思:将来的某一天,未来的日子
来处(lái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来历。
冥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深山老林,常用来形容偏僻、幽静的地方。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鸣鼓(míng gǔ)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发出警告或动员的行动。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山相(sh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山势、山形。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 翻译
- 山上的花儿幽暗,山间仿佛要下雨,杜鹃鸟叫声凄凉,旅人默默无言。
旅人想离开山边,却听到贼寇营地夜晚响起战鼓。
谁说杜鹃鸟归巢是快乐的,它们回归之处,只见荒芜,不见城郭。
春日温暖,春云淡薄。
太阳尚未落山,春山间的呼唤声却已传来,听起来并不刺耳。
- 注释
- 山花:形容山上的花朵。
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
杜鹃:鸟名,叫声哀伤。
客:旅行者。
无语:沉默不语。
贼营:贼人的营地。
夜鸣鼓:夜晚敲击战鼓。
杜鹃归去乐:杜鹃鸟归巢的快乐。
城郭:城市或村落的城墙和房屋。
春日暖:春天的阳光温暖。
春云薄:春天的云层稀薄。
飞来日落:即将落山的太阳。
相呼:互相呼唤。
- 鉴赏
这首宋诗《五禽言(其四)思归乐》是周紫芝所作,描绘了一幅山间雨前的景象和游子的内心感受。首句“山花冥冥山欲雨”以朦胧的山花和即将下雨的氛围,渲染出一种沉闷而压抑的环境。接着,“杜鹃声酸客无语”,通过杜鹃鸟凄厉的叫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他默默无言,更显其心情沉重。
“客欲去山边,贼营夜鸣鼓”进一步揭示了环境的不安定,游子想要离开此地,却听到敌营夜晚的鼓声,暗示了战乱的威胁,使得他的归乡之路充满艰难。诗人以“谁言杜鹃归去乐”反问,杜鹃鸟的啼叫本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归巢的喜悦,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却显得苦涩无比。
“归来处处无城郭”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即使游子归心似箭,也找不到熟悉的家乡景象。接下来的“春日暖,春云薄”则转为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试图在困境中寻一丝安慰,但温暖的春日和稀薄的云彩并未能驱散游子的忧郁。
最后两句“飞来日落还未落,春山相呼亦不恶”以奇特的意象收尾,日落未落,春山相唤,似乎在暗示游子的归期遥遥无期,但春山间的呼唤又给他带来一丝慰藉,尽管处境艰难,但山川之间的自然之音尚能给人以心灵的抚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背景下游子的思归之情,以及在自然景观中的复杂心境,具有深厚的意境和情感张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读唐诸人诗多赋烽火者因记在山南时登城观
我昔游梁州,军中方罢战。
登城看烽火,川迥风裂面。
青荧并骆谷,隐翳连鄠县。
月黑望愈明,雨急灭复见。
初疑云罅星,又似山际电。
岂无酒满尊,对此不能咽。
低头媿虎韔,零落白羽箭。
何时复关中?
却照甘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