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泉双鹤舞,觅果一猿还。
著寺山偏好,逢僧致自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灵岩寺的旅程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禅意的追求。首句“多少登山梦,乘春始扣关”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灵岩寺的向往,春天时节终于得以实现这一梦想,踏上了前往寺庙的道路。接下来,“引泉双鹤舞,觅果一猿还”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沿途的景象,双鹤在泉水边翩翩起舞,一只猴子在寻找果实,这些自然界的生灵与诗人一同享受着春天的宁静与和谐。
“著寺山偏好,逢僧致自閒”则展现了诗人到达寺庙后的感受,山中的寺庙似乎更添了几分静谧与超脱,与僧侣相遇,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与解脱。最后,“归舆仍缓步,岩外即尘寰”表达了诗人返回时的思绪,尽管回到了世俗的世界,但心中却依然留恋着那份来自山林深处的平和与清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充满禅意的佳作。
菰米满江皋,霜雁垂两翼。
雁飞自成行,我独苦岑寂。
君寓郴之南,我来湖以北。
谫陋不自揣,使院理笔墨。?忽半载余,深悲驹过隙。
剧思风雨夜,对床疑共析。
男儿生世閒,欢聚信难得。
高堂垂白亲,各各违颜色。
晚舟泊沙渚,我心倍恻恻。
安得湘中鲤,尺素达君侧。
登山兴固佳,看山致亦好。
舟中望青弁,四面云林绕。
连峰若点黛,历历媚春晓。
著屐重探幽,一步一回眺。
湖田翠欲流,白波际天表。
想见底定初,兹山亦浮岛。
载造龙洞前,端倪不可道。
石楼耸亭亭,中空类房窔。
下有无底谷,直落万丈杳。
当年龙欲飞,裂山试鳞爪。
巨石遭掀腾,䃔然自相嬲。
至今犹拄撑,竛竮若将掉。
向非龙所为,人力讵施巧。
我欲窥其渊,股栗神魂悄。
侧闻岁暵时,甘澍每协祷。
多恐幽深中,仍护颔下宝。
安得鞭起之,为余种瑶草。
古诗旧说三千篇,未必皆是宣尼删。
河清菅蒯颇可诵,春秋交聘犹能宣。
逸而不逸谁则主,少者为贵翻争传。
石君一旦过我门,道腴义胜来骄人。
生平为诗不知数,告我草稿今通焚。
丈夫猛捷贵有断,龙蜕不惜黄金鳞。
君看《笙诗》无一字,束氏补之成赘文。
我闻此论骇卓绝,至人之迹神其灭。
白贲无咎世莫讦,脱身天外穷毫末。
吁嗟乎,君休矣!
宝华玉气恐不死,或有人间传片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