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御书月朗风清楼扁》
《御书月朗风清楼扁》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宸藻云汉星楼太虚

千秋鸟迹八体麟书

赏踰金笥重,恩同玉历初。

虞薰时自至,汉璧夜长舒。

清袭兰宫外,光承桂殿馀。

宁知丹凤使,重表龙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体(bā tǐ)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姿态、动作、举止等八个方面的规范和标准。

宸藻(chén zǎo)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和庙宇,也泛指帝王的统治和政权。

丹凤(dān fè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美丽、出众。

桂殿(guì diàn)的意思:指位于高位、地位尊贵的殿堂。

麟书(lín shū)的意思:形容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书籍或文章。

龙居(lóng jū)的意思:指崇高的地位或权力所在的居所。

鸟迹(niǎo jì)的意思:指鸟类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的迹象或蛛丝马迹。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星楼(xīng lóu)的意思:指繁星点缀的楼阁,形容楼台宫殿华丽壮观。

玉历(yù lì)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光或时光的流逝。

云汉(yún hà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幻莫测或难以捉摸。

重表(zhòng biǎo)的意思:指人品重,言行严谨,讲究信用和诚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御笔题写的“月朗风清楼”匾额的壮观景象与深远意境。诗人林大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建筑的宏伟与庄严,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首句“宸藻章云汉”,以“宸藻”比喻皇帝的文采如同星辰般璀璨,将皇帝的御笔比作天上的文字,形象地表达了对皇帝文治武功的高度赞誉。接着,“星楼接太虚”则进一步描绘了楼阁与天空相连的壮丽景象,仿佛楼阁直入云端,与宇宙相接,展现出楼阁的高耸与宏伟。

“千秋馀鸟迹,八体备麟书”两句,既赞美了楼阁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又暗示了楼内藏有珍贵的文物和书籍,其中不仅有传统的汉字书写,还有各种字体,甚至可能包括象形文字(麟书),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赏踰金笥重,恩同玉历初”则表达了对皇帝赐予的荣誉与恩典的极度重视,将之比作珍贵的金箱和玉册,强调了这份恩赐的价值与意义。

“虞薰时自至,汉璧夜长舒”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暗喻着美好的时光与荣耀如同虞舜时期的薰风和汉代的璧玉一般,自然降临,持续不断,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清袭兰宫外,光承桂殿馀”则描绘了楼阁周围环境的清新与美丽,以及其与周边宫殿相互辉映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楼阁作为皇家建筑群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最后,“宁知丹凤使,重表卧龙居”以“丹凤使”和“卧龙居”为喻,分别指代使者和隐士,表达了对楼阁不仅是皇家的象征,也是文化和智慧的聚集之地的深刻理解,同时暗示了楼阁内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智慧与秘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赞美了皇家建筑的雄伟与文化内涵,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和智慧的尊重与敬仰,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五羊七月闲赋

二十年前到已曾,今虽重到眼犹生。

海无弃水归斯受,山不留云用则行。

去雁来鸿如互避,稚金老火若交争。

天机养至相忘处,物意天心两太平。

(0)

为张四明作

一生所闻张仲蔚,闭门蓬蒿深几尺。

迩来伐竹声丁丁,手披榛丛待三益。

径中踏破苍苔色,定是幽人芒屦迹。

莫将车边两轮赤,夺此千竿一池碧。

(0)

张耆年教授置酒官舍环碧散步上园煎桃花茶

何许清尊对物华,广文官舍似僧家。

向人只合供谈笑,领客犹能办咄嗟。

光动杯盘环碧水,香随珠履上园花。

公如不厌过从数,但煮东坡所种茶。

(0)

盆花示儿

群儿爱盆花,如我爱其子。

但将养花心,委曲求诸己。

花不负人力,随时深浅红。

种学得如此,岂不慰乃翁。

(0)

次韵都曹灯夕之作

夜色澄明宇宙宽,新正才半觉春悭。

行歌溯月疑尘外,醉眼随车忆梦间。

烛影更和人散乱,漏声不放马舒閒。

啼鸟看报严城晓,满引金船倒玉山。

(0)

立春后连雨

东风自动故园枝,未见终期不雨时。

遮莫年光浮水嫩,定应春色上花迟。

山川惨淡随人意,车马艰难误客期。

万瓦烟青犹足慰,始知井屋有晨炊。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