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沙(bái shā)的意思:白沙是指沙子的颜色非常白,用来形容地面洁白无瑕的样子。引申为形容事物纯洁无暇,没有瑕疵。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东边(dōng biān)的意思:指东方或东部的地方。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过庭(guò tíng)的意思:指跨过庭院,表示迅速通过、匆忙离去。
寒风(hán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的风。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京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京城的繁华景象或者指繁华的都市。
客家(kè jiā)的意思:指客家人。也可指客家人的方言、文化和传统。
莱子(lái zǐ)的意思:指人不务正业,整日游手好闲,不思进取。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少见(shǎo jiàn)的意思:很少见到或遇到
首望(shǒu wàng)的意思:指首次见到或第一次望见,形容非常珍贵、难得的机会或景象。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雅琥的《送章生南归省觐》描绘了送别友人南归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二月时节的自然景象,以及送别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二月寒风卷白沙”,开篇即勾勒出二月时节的寒冷景象,风卷起沙尘,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行人回首望京华”一句,将镜头转向即将离别的行人,他回望京城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生活的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江村日暮多逢雨,山路春深少见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送别时的环境,傍晚时分的江村被雨水笼罩,春意深处的山路上却少有鲜花点缀,这样的景象不仅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莱子过庭荣綵服,葛翁罢县富丹砂。”这两句转而描写友人章生的身份与生活,莱子和葛翁分别代表了友人的过去与现在,他们或身着华丽服饰,或因官职而富足,这些细节透露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心与祝福。
最后,“送君未得随君去,郢水东边是客家。”表达了诗人未能与友人一同南归的遗憾,郢水东边的客家人成为了友人归途中的背景,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人物情感的流露,以及对友人生活境遇的关注,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送别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张十八归桐庐
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
正落寒潮水,相随夜到门。
登村东古冢
高低古时冢,上有牛羊道。
独立最高头,悠哉此怀抱。
回头向村望,但见荒田草。
村人不爱花,多种栗与枣。
自来此村住,不觉风光好。
花少莺亦稀,年年春暗老。
寄元九
身为近密拘,心为名检缚。
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
唯有元夫子,闲来同一酌。
把手或酣歌,展眉时笑谑。
今春除御史,前月之东洛。
别来未开颜,尘埃满尊杓。
蕙风晚香尽,槐雨馀花落。
秋意一萧条,离容两寂莫。
况随白日老,共负青山约。
谁识相念心,韝鹰与笼鹤。
相和歌辞.反白头吟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
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
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古称怨报死,则人有所惩。
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
譬如蜩鴳徒,啾啾啅龙鹏。
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
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
胡为作自苦,吞悲仍抚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