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僚(bǎi liáo)的意思:指百官、百员之众,也可指众多的人。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寰区(huán qū)的意思:广阔的地区,指整个世界或范围较大的地域
精明(jīng míng)的意思:指人聪明、机智、精于计谋的品质。
礼祀(lǐ sì)的意思:指祭祀祖先或神灵时所进行的仪式。
三宿(sān xiǔ)的意思:连续三天不离开某地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圣德(shèng dé)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标准。
顺成(shùn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顺序发展、顺利成功。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物情(wù qíng)的意思: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品的情感。
斋居(zhāi jū)的意思:指修行者在清静的地方专心精神修养,远离尘嚣纷扰的居住状态。
致精(zhì jīng)的意思:指通过精心培养和努力,使自己的才能或技艺达到极致的境地。
坐更(zuò g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坐在灯下读书或学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斋居时的庄重仪式与内心的虔诚。首句“斋居严礼祀”,点明了诗人处于斋居状态,严格遵循礼仪进行祭祀活动,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接着,“灯火坐更深”一句,通过灯火的映照和夜深人静的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神圣与寂静。
“圣德通天道,春光眷物情”两句,表达了对圣德的崇敬以及自然万物在春天里得到关怀的情感,暗示了人与自然、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自然界的变化上,也体现了诗人内心对宇宙秩序的理解与尊重。
“百僚遵戒誓,三宿致精明”描绘了斋居仪式中官员们遵守誓言、专心致志的情景,展现了集体的虔诚与专注。这里的“三宿”可能指的是斋戒的天数,强调了仪式的持续性和深度。
最后,“上下期昭格,寰区愿顺成”表达了对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期望与祝愿,希望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回应,世界能够和谐有序。这不仅是对当前仪式的期待,也是对更广泛社会秩序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斋居仪式的描述,展现了对圣洁、和谐与秩序的追求,以及对宇宙万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周参政诗二首
元佑登瀛盛古今,只今衰冷愧诸任。
圣朝既有徐州相,得路仍知异日心。
龌龊更无微价市,鹪鹩自爱一枝深。
故同坎轲荆蛮徙,昔所悲歌今放吟。
六月十三日四更登舟县岸迟明抵岁步宿雨犹湿
月落橹咿哑,晓登江上家。
冲田多偃稻,直岸有颓沙。
始悟雨如许,更欣晴亦佳。
林中尚余滴,不管垫乌纱。
孟秋八日夜伯寿仲理过予同访俊步月入城南书
昨夕城南来,郁郁张园窥。
坡头步荦确,墙下循委蛇。
今夕复何夕,二妙爰集兹。
重为南坡行,因作张园之。
无风幽自凉,有月光仍滋。
菱荇与草树,陆离间参差。
卷云一举趾,濯清久支颐。
空无十丈莲,湛此数顷池。
堤柳有倒影,画手不可施。
爱之不能已,遂许他夕期。
昔人安在哉,万里鲸鱼骑。
神游傥来欤,恍惚不可知。
林园想巾履,编简遗书诗。
怀人渺无尽,乐处翻成悲。
明叔以仆护筍不除作长句为调次韵
春风逞夭邪,烂漫吹已足。
维暮筍乃生,如乱更约束。
吾人为之寄,讵可谩弗录。
况其耿介姿,政已不可辱。
去云解箨后,为我呈新绿。
新诗急拜赐,句解先我欲。
我岂儿女曹,抚玩斯同俗。
又殊市井辈,狥利蕲尽劚。
要当去留间,明见妨意曲。
分饷可得多,但令舂脱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