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肃烟光淡,林空雪籁微。
地小山相束,天长树作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静谧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先,“涧肃烟光淡,林空雪籁微”两句,通过“涧”、“烟光”、“林”、“雪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烟雾淡淡的涧水,空旷的树林中传来细微的雪声,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超然的寂静之中。
接着,“滩滩留客影,叶叶在人衣”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感。水流经过的石滩上,留下了客人的倒影,树叶轻轻飘落,似乎也沾染上了行人的衣物,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和谐共处。
“地小山相束,天长树作围”则从空间的角度扩展了视野,山峦紧密相连,仿佛将大地紧紧包围,而天空则显得格外辽阔,树木环绕其间,构成了一种既封闭又开放的空间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最后,“不因简书在,便此掩岩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简书,即官府文书,意味着责任与束缚,诗人说如果不是因为公务在身,他愿意长久地留在这里,关闭岩门,与世隔绝,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西风坠绿。唤起春娇,嫣然困倚修竹。
落帽人来,花艳乍惊郎目。
相思尚带旧恨,甚凄凉、未忺妆束。
吟鬓底,伴寒香一朵,并簪黄菊。却待金盘华屋。
园林静、多情怎禁幽独。蛱蝶应愁,明日落红难触。
那堪雁霜渐重,怕黄昏、欲睡未足。
翠袖冷,且莫辞、花下秉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