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户(běi hù)的意思:指背叛朋友、出卖同伴。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池籞(chí yù)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品质或才能超出常人,非同一般。
红叶(hóng yè)的意思:指秋天枫叶变红,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南荣(nán ró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南方地区享有声望和荣誉。
相映(xiāng yì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照映,相辅相成。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晏阴(yàn yīn)的意思:晏阴是指太阳下山后的时间,也可用来形容人懒散不努力的状态。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映带(yìng dài)的意思:指光影映照,相互衬托,相得益彰的意境。
诸君(zhū jūn)的意思:诸君是一种敬称,用来称呼多人,表示对众人的尊重和礼貌。
竹迷(zhú mí)的意思:形容对竹子情有独钟,痴迷于竹子。
竹迷日(zhú mí rì)的意思:指竹子遮住了太阳,形容景色清幽幽静,宜人宁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十三日,诗人于西省种植竹子的情景,以及对竹林生长环境的细致观察与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翠绿的竹竿、雨后的枫槐、红叶与苍苔的相互映衬,以及林下的宁静氛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之美。
首句“五月十三竹迷日”点明时间与地点,竹林在夏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接着,“今年仍自晏阴初”描述了竹林在初夏的阴凉中生长的景象,暗示着竹子在温和湿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分将池籯千竿翠,就得枫槐一雨余”两句,诗人以“池籯”(池塘边的竹丛)和“枫槐”(枫树和槐树)作为对比,强调了竹子在雨后展现出的生机勃勃。翠绿的竹竿与雨后的枫槐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红叶苍苔相映带,南荣北户顿萧疏”进一步描绘了竹林中的自然景观。红叶与苍苔的相互映衬,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也赋予了竹林以生命力。同时,通过“南荣北户顿萧疏”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竹林的茂盛与周围环境的空旷对比,突出了竹林的独特魅力。
最后,“欲为林下诸君咏,便是涛戎亦尽书”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赞美这片竹林,甚至愿意将所有的文字都用来歌颂它。这种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与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美人梳头歌
晓寒己退红日高,绮窗花影低樱桃。
髼鬙徐理一窝玉,犀梳吐月横亭皋。
锦茵无尘云委地,游丝冥冥垂丈二。
盘龙半捲香雨来,兰泽未施蜂蝶至。
回身无力倚双鬟,镜中云过遮远山。
菱花为侬照背面,侧肩燕尾斜弯环。
重将坠马髻端正,试舞今朝教小蛮。
印生澄客乞字於贻且请更其名偶披云笈道书名之曰潜曜字曰景霄因系以诗
旭日浴虞渊,乃以扬朝晖。
应龙奋雷雨,泥蟠而天飞。
葆兹至人德,韬光自沉几。
乘时致云霄,英声耀九围。
小器尚速成,大村贵知希。
勉旃崇令名,浑沕观始微。
董逃行
神明桂宫飞廉,高哉危乎露盘。
君欲升天曷难,驾我奇兽般般。
海有灵药□端,采以贻谁偓佺。
药成相乞一丸,服之返津九咽。
阿母遣信暂来,胶东惜非仙才。
岳形尽诡恢嵬,乞汝厌镇巫灾。
嘈嘈鼓璈吹笙,纷侍女下紫清。
中最丽斯何人,千里草曰双成。
俳邪狂邪小儿,盗桃啖我以馀。
陛下万寿天齐,海溅溅兮莫䱷。
千秋鍊形太阴,携玉碗者上陵。
归视炎烬载零,走十日卜士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