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版筑(bǎn zhù)的意思:指用木板搭建起来的简易房屋。
常足(cháng zú)的意思:常常踮起脚尖,表示经常走路、行动。
二村(èr cūn)的意思:指两个村庄,形容地理位置相近或相对的两个地方。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赴功(fù gōng)的意思:指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而主动去做,积极行动。
加意(jiā yì)的意思:特别注意,特意留心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良民(liáng mín)的意思:指遵守法律、守纪律、品行端正的好公民。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条约(tiáo yuē)的意思:指国家或组织之间为了确立权益、维护和平、解决争端等目的而达成的正式协议。
租徭(zū yáo)的意思:指通过租赁或雇佣方式获取他人的劳力。
足食(zú shí)的意思:指吃饱了饭,解决了温饱问题。
- 鉴赏
此联以劝农为主题,蕴含了深厚的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理念。上联“加意减租徭,十二村中,尔宅尔田,保汝儿孙常足食”强调了减轻赋税徭役的重要性,旨在让农民安居乐业,保障其家庭后世能够长期拥有足够的食物,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和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视。
下联“赴功烦版筑,三百里外,某山某水,守吾条约即良民”则进一步阐述了参与公共建设与遵守规则对于成为好公民的意义。通过远距离的劳动,如版筑(古代筑墙的一种方法),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奉献精神,也强调了在社会中履行职责的重要性。同时,“守吾条约即良民”表明了遵守社会契约和法律是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条件,体现了社会秩序与个人责任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既是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也是对社会秩序和个人道德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清代社会对于和谐共处、公平正义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