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武夷山二首·其二》
《游武夷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融结山川混元,谁为窟宅神仙

三千曾会幔亭客,十六仍标洞府天。

崖有珍苞不缘种,棺遗清骨莫知年。

披图昔谓多增饰至此方知画未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洞府(dòng fǔ)的意思:指隐居深山中的房屋或洞穴。

混元(hùn yuán)的意思:混元是指宇宙间最初的混沌状态,也指事物未经分化的原始状态。在成语中,混元表示混乱、纷杂、杂乱无章的意思。

窟宅(kū zhái)的意思:指生活贫困、居住恶劣的地方。

幔亭(màn tíng)的意思:指神秘莫测的事物或情况,也可指难以捉摸的人或事。

披图(pī t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者画作的内容详尽而生动。

融结(róng jié)的意思:融合、交织在一起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增饰(zēng shì)的意思:增加装饰,使其更加美观或华丽

至此(zhì cǐ)的意思:指到达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表示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武夷山的游览体验,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赞叹。诗人韦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武夷山的壮丽与神秘。

首句“融结山川凿混元”,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将武夷山的形成与天地混沌初开相联系,赋予了山川一种超凡脱俗的神圣感。接下来,“谁为窟宅遗神仙”一句,引出武夷山作为神仙居所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千曾会幔亭客,十六仍标洞府天”两句,通过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提到的“幔亭客”可能是指古代的文人雅士或神仙聚会,而“十六仍标洞府天”则暗示着武夷山在不同历史时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崖有珍苞不缘种,棺遗清骨莫知年”两句,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强调了武夷山的独特之处——崖壁上生长的珍贵植物并非人为种植,古老的墓葬中留下的骸骨年代久远,难以考证。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也暗示了武夷山悠久的历史。

最后,“披图昔谓多增饰,至此方知画未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的真实景象与之前所见图画之间的对比感受。诗人意识到,尽管图画可以捕捉到山川的美丽,但只有亲临其境,才能真正领略到武夷山的全貌与精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与想象之间差异的思考。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济州南池

瀑水侵阶上,危亭背郭开。

分荷移小艇,取石坐深苔。

地迥秋阴合,轩空野色来。

谁能共心赏,怀古正徘徊。

(0)

南溪放舟

晚山青似越,春酒绿如渑。

中圣还徐邈,登仙愧李膺。

高歌传上国,爽气度西陵。

却忆耶溪上,莲舟月里乘。

(0)

项里西楚霸王庙

符命通神契,天心屈霸图。

风云空叱咤,陵庙且榛芜。

悔失师中范,徒怜帐下虞。

江东馀父老,伏腊走村巫。

(0)

下岩寺

一入招提境,登临思已牵。

地将金作界,山以玉为泉。

僧定鱼皆出,江空月自悬。

虚岩尊者像,幻迹至今传。

(0)

喜泉水即至

雨馀深涧阔,泉满细流分。

石溜清无滓,风吹绿有纹。

园花团晓露,池草散晴云。

独坐观元化,悠然意不群。

(0)

偶成

新作鱼盐吏,遥辞龙虎都。

乾坤无弃物,江汉有潜夫。

短笠三山雨,扁舟八月鲈。

兹怀何日遂,把酒意踟蹰。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