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弼亮(bì liàng)的意思:指以德行高尚、才智出众的人。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浮言(fú yán)的意思:指没有根据或根据不确切的传闻、谣言。
公论(gōng lùn)的意思:公开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孤忠(gū zhōng)的意思:孤独而忠诚
两朝(liǎng cháo)的意思:两个朝代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论定(lùn dìng)的意思:根据事实或理由做出判断或决定。
身后(shē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另一个人或事物之后,引申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生前(shēng qián)的意思:指某人在去世前的时期,通常用于形容人在临终前的状态或行为。
史笔(shǐ bǐ)的意思:指历史记载的文字,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或笔墨的能力。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素履(sù lǚ)的意思:指未经修饰的鞋子,比喻人的品行纯朴、不加修饰。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陶甄(táo zhēn)的意思:形容器物精美、精工细作。
游刃(yóu rèn)的意思:轻松自如地应对困难或挑战
- 翻译
- 技艺娴熟,忠诚无愧于天
辅佐两朝,造福天下
身后是非多,生前清白如一
未来公正评价,历史铭记流传
- 注释
- 游刃:技艺熟练。
馀:宽裕。
孤忠:独自忠诚。
愧:感到惭愧。
天:上天。
两朝:两个朝代。
资:辅助。
弼亮:辅佐明君。
四海:天下。
赖:依赖,依靠。
陶甄:比喻教化民众。
身后:死后。
浮言:流言蜚语。
汹:众多。
素履:平日的言行,清白的操守。
他时:将来。
公论:公众的评价。
定:确定。
史笔:史书的记载。
流传:流传后世。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挽汤丞相三首(其二)》。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游刃有馀地,孤忠不愧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忠臣所持有的坚定信念,即便是面临刀刃也毫无畏惧,独自守护着忠诚之心,不会因为世俗的评价而感到羞愧。这种境界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俗、崇高的道德品质。
“两朝资弼亮,四海赖陶甄。” 这里诗人通过历史上贤明统治者的比喻,赞颂他们的功绩如同照耀两代的明灯,受到四海之人的依赖和信任。陶甄在此被用作比喻,形容那些对国家有大功的人物。
“身后浮言汹,生前素履全。” 这两句则描绘了历史人物逝去之后,虽然可能会有诸多流言蜚语,但在其生前,已经以完满无缺的品行和成就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他时公论定,史笔看流传。”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评价的信心,即时间会证明一切,公正的评判终将确定,而那些值得纪念的事迹,将被史书所记录并流传于世。
整首诗通过对忠诚和贤明统治者的颂扬,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历史责任感的强烈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