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前二日见青梅桃花》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腊 前 二 日 见 青 梅 桃 花 宋 /喻 良 能 潭 国 寒 多 春 事 迟 ,南 来 地 暖 意 都 迷 。城 阴 雨 过 腊 初 近 ,梅 子 青 青 桃 满 蹊 。
- 注释
- 泽国:水乡,指地势低洼、湖泊众多的地方。
春事迟:春天来得晚。
南来:从北方或较冷地区来到南方。
地暖:指南方气候相对温暖。
城阴:城市北面或背阴处。
腊初近:农历十二月接近。
梅子青青:梅子未成熟时的颜色,青绿色。
桃满蹊:桃树上结满了桃子,小路两旁都是。
- 翻译
- 水乡春天来得迟,南方温暖让人迷失了感觉。
雨后城郊寒意渐消,腊月临近,梅子青青,桃树上挂满了果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特点,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冬末春初的景象。"泽国寒多春事迟",通过"泽国"一词,我们可以想象出水乡之地气候湿润,冬季寒冷,因此春天的脚步显得更为迟缓。"南来地暖意都迷",表达了从北方南下的人感受到南方温暖气候时的迷茫与惊喜,仿佛对春意的复苏感到困惑又欣喜。
"城阴雨过腊初近",诗人抓住了一场春雨过后的情景,雨后的城市阴凉而清新,腊月的气息也渐渐临近,暗示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临近。"梅子青青桃满蹊"则是对眼前实景的生动描绘,青梅挂满枝头,桃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预示着春天的繁花即将盛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江南早春特有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晓莺
春宵已阑更点急,烟柳濛濛露花湿。
画堂深邃楼阁寒,碧纱窗中月华入。
早莺百啭催朝阳,簧言绮语何铿锵。
云飞雨敬梦初破,闻时满枕梨花香。
声宛转,十三弦高指拨软。
宫喉徵舌多改变,圆于珠,细于线。
韵玲珑,湘妃调瑟烟霭中。
珠缨宝玦遽相触,江风细响修篁丛。
或纤柔兮同彩缕,绣得轻烟纤微雨。
或轻丽兮如彩毫,画成晓景描春朝。
间关历落意不尽,花中似索鸾皇饶。
逡巡曙色浮林际,菊花毛衣金作袂。
一片苏张俊辩心,长与春皇巧游说。
独乐园新春
春风与汝不相关,何事潜来入我园。
曲沼揉蓝通底绿,新梅剪綵压枝繁。
短莎乍见殊堪喜,鸣鸟初闻未觉喧。
凭仗东君徐按辔,旋添花卉伴芳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