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廖夫人》
《赠廖夫人》全文
明 / 张嗣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我爱廖夫人风流不可攀。

黄金轻世态,青眼人寰

芳桂多含馥,灵椿不老颜。

家庭垂训日,疑是窦燕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垂训(chuí xùn)的意思:指教导学生,使其受益。

芳桂(fāng guì)的意思:指香气浓郁的桂花树,比喻人的美德或才能在众人中独具特色。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夫人(fū rén)的意思:夫人指的是已婚女性或者尊称已婚女性的称谓。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家庭(jiā tíng)的意思: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和睦相处。

灵椿(líng chūn)的意思:灵椿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的才能或道德品质超群,非常出色。

轻世(qīng shì)的意思:对世俗的轻蔑和超脱

青眼(qīng yǎn)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看重、重视。

人寰(rén huán)的意思:指世界、人间。

世态(shì tài)的意思:指社会上的风气、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态度和表现。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廖夫人的风华绝代与高尚情操。开篇“我爱廖夫人,风流不可攀”,直接表达了对廖夫人的倾慕之情,认为她的风度与才华难以企及。接着,“黄金轻世态,青眼盻人寰”两句,以“黄金”比喻世俗的物质追求,而“青眼”则象征廖夫人对人才的真诚关注与欣赏,展现出她超脱世俗、独具慧眼的品质。

“芳桂多含馥,灵椿不老颜”描绘了廖夫人如同芳桂一般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又如灵椿一样保持着青春不老的容颜,以此来赞美她的高雅气质和永恒的魅力。最后,“家庭垂训日,疑是窦燕山”则是对廖夫人在家庭教育上的高度赞誉,暗示她如同古代著名的教育家窦燕山一样,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体现了对廖夫人教子有方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廖夫人的独特魅力和高尚品德,表达了诗人对她由衷的敬仰和赞美。

作者介绍

张嗣纲
朝代:明   字:效忠   籍贯:清远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猜你喜欢

满庭芳

微妙家风,非空非色,卓然无去无来。

超今越古,悟者免轮回。

拈出长春圣境,琼花绽、铁树崔嵬。

谁知觉,了翁夜半,震动九天雷。

玄门真洒落,星楼月殿,愚昧难开。

寥阳芝草,端的胜寒梅。

方寸神机莫测,何消得、飞过蓬莱。

玉霄闲客,未肯蹑苍苔。

(0)

江南民

江南民,诚可怜,疫疠更兼烽火然。

军旅屯驻数百万,米粟斗直三十千。

去年奔走不种田,今年远丁差戍边。

老羸饥饿转沟壑,贫富徭役穷熬煎。

豺狼左右虎后先,况尔不肯行楮钱。

楮钱不行生祸愆,官司立法各用权。

生民自此多迍邅。

君不见海东风起浪拍天,海中十载无渔船;

又不见淮南格斗血满川,淮北万里无人烟。

通都大吧尽变迁,新鬼旧鬼皆衔冤。

今上圣明宰相贤,政如日月开尧天。

大布德泽清八埏,百辟忠义何以言?

捐生弃死非徒然,我在畎亩心拳拳。

无能与尔扶颠连,老眼迸泪如飞泉。

(0)

村居四首·其一

断桥分野色,曲径入柴门。

五柳低藏屋,三家自作村。

人情同下里,风俗异东屯。

我老无生计,耕耘教子孙。

(0)

卜算子.开门了化出马钰

你待坚心走。我待坚心守。

百日扃门化出来,方是余开口。

开取四时花,绽取三春柳。

认取元初这个人,共饮长生酒。

(0)

百字令

圣人传道,执其中、妙在惟精惟一。

放则周流弥六合,卷则退藏于密。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静里包皇极。

居仁由义,应机不费毫力。

四时天地同参,火符合候,默默存真息。

三五归元至德纯,保合太和冲溢。

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尽性穷端的。

死生勘破,到头还是空寂。

(0)

过西京

西京千古帝王宫,无限名园水竹中。

来恨不逢桃李日,满城红树正秋风。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