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
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
缅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适。
蔼蔼(ǎi ǎi)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温和和善。
兵革(bīng gé)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变革。
冰雪(bīng xuě)的意思:形容极寒冷的天气或环境。
不才(bù cái)的意思:指自己才能不高,能力有限。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二林(èr lín)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在某种情况下相互竞争或争斗。
风土(fēng tǔ)的意思:指地方的风俗、习惯、特色等。
府吏(fǔ lì)的意思:指官府中的吏员,也用来形容官僚体制中的官员。
公府(gōng fǔ)的意思:公府指的是官府、政府机关的意思。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劳思(láo sī)的意思:费尽心思,思考困惑
灵山(líng shān)的意思:灵山是指神奇的山峰,常用来形容地理环境极其优美,或者指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或事物。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牵迫(qiān pò)的意思:指被牵连、被束缚住。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泉脉(quán mài)的意思:指水泉的源头和流动,比喻事物的根本和发展。
戎臣(róng chén)的意思:指忠诚勇敢的臣子。
山客(shān kè)的意思:山中的客人,指在山区居住或旅行的人。
思谋(sī móu)的意思:思考和谋划。
熙熙(xī xī)的意思:形容人多、热闹的样子。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消释(xiāo shì)的意思:解释清楚,澄清疑惑
兴兵(xīng bīng)的意思:指发动战争,动员军队,准备作战。
一气(yī qì)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做某事,一口气完成某项工作。
云岚(yún lán)的意思:云雾弥漫的山岚
征役(zhēng yì)的意思:指国家为了满足军队或公共事业的需要,强制征召公民服兵役或从事其他工作。
智士(zhì shì)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游览二林寺的景象和心境。诗人以轻松的心态驾马来到寺前,进而步行于清幽的寺院中。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闲适与自由,从朝为官府吏到暮成为灵山客,体现了诗人对世俗与自然之间转换的乐趣。
接下来的几句生动地勾勒出二月初春的景色。匡庐北冰雪开始融化,阳光透过林梢抽芽,而阴处泉水潺潺流淌。这两组对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表现了自然界从冬日严寒向春暖转换的生机。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 这几句是对自然美景的高度概括和抒情。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命力的勃发,以及山谷中云雾缭绕、春色盎然的景象,这一切都汇聚成一种清新的碧绿之气。
"身闲易飘泊,官散无牵迫。缅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适。" 这几句透露出诗人的淡泊名利,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提到历史上的十八位高士,他们与现代人一样,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安顿。
最后几句则转向现实的忧虑,这一年江淮地区发生战乱,各地都在征兵备战。智者们忙于谋划,军人们承受着征战之苦。而诗人自己,却选择了逃避,在山中玩耍泉水与石头。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府生活与自然山林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淡然。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