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池荷叶雨声》
《小池荷叶雨声》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午梦西湖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雨声一阵打疏篷,惊开睡眼初䰒松。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ǎochíshēng
sòng / yángwàn

mèng西fànyānshuǐhuàchuánchēnghuā

shēngzhènshūpéngjīngkāishuìyǎnchūméngsōng

nǎishìchítiàosànlezhēnzhūyòuhái

xìngránzuòshuǐyínhóngxièqīngchù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荷花(hé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或文化修养深厚。

画船(huà chuán)的意思:比喻心中所想的事情已经完成或实现。

乃是(nǎi shì)的意思:表示某个事物或情况的确实、不容置疑。

清波(qīng bō)的意思:指水面平静无波澜。

睡眼(shuì yǎn)的意思:形容刚睡醒或疲倦时眼睛没有完全睁开的样子。

水银(shuǐ yín)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迅速敏捷,像水银一样流动不定。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幸然(xìng rán)的意思:非常幸运或者幸福的样子。

烟水(yān shuǐ)的意思:指炊烟和河水,也泛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一阵(yī zhèn)的意思:短暂的一段时间

真珠(zhēn zhū)的意思:指珍贵、宝贵的东西,比喻非常珍贵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湖春雨中的荷花池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午后梦境中荷叶与雨声的和谐相处。"午梦西湖泛烟水"一句设定了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迷雾笼罩的西湖之上,水面飘渺如梦。"画船撑入荷花底"则透露出诗人在幻觉中乘舟游弋于荷塘之间,荷叶间穿梭,如同进入了一个隐秘而美丽的世界。

接下来的"雨声一阵打疏篷"和"惊开睡眼初䰒松"交织出午后梦醒时分的意境。诗人将雨声比作敲击竹帘,生动地再现了雨滴落在叶面上的声音,同时也表达了从梦中苏醒的那一刻心情。

"乃是池荷跳急雨"揭示了荷花在雨点打击下的生动姿态,而"散了真珠又还聚"则以精巧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雨滴落入水中又重新汇聚的过程,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也体现了荷花在风雨中的坚韧与生机。

最后两句"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象。"聚作水银泓"形容汇聚的雨水如同流动的银河,而"泻入清波无觅处"则让人联想到这银河般的水流最终融入了荷池中的清澈波光,仿佛进入了一种无边界的纯净境地。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春雨荷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艺术感受。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过净名院触目都似曾到问讯乃非也戏题绝句

人门彷佛记曾来,问讯山僧始此回。
却觅旧游无是处,只应形似遣人猜。
世间形似巧迷人,总是安排底处真。
纵复非真犹足喜,得来聊寄梦中身。

(0)

景伯录示太守湖上唱酬舍弟既赋二章辄亦次韵

鸥鹭惊飞去又回,藕花初为使君开。
千山急雨催诗笔,四面清波映酒罍。
暂倚高旌留胜赏,有怀别乘约重来。
银钩洒落传新句,二妙端知共一台。

(0)

景伯正字招东郊观梅晚集花院秀远堂举之舍弟

十里寒梅欲斗妍,东郊寻胜喜联翩。
渐看冰泮池塘外,又见春生岛屿边。
渔艇招招浮远水,畲田漠漠起平川。
惜无画手王摩诘,只把君诗写蜀笺。

(0)

题画·夏景

夏云多奇峰,翠屏高列耸。
瑞气负钟灵,群低皆仰供。

(0)

题画·冬景

冬岭秀孤松,松枝傲霜雪。
不同桃李春,永抱岁寒节。

(0)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

文昌武库九霄中,翁是新州老澹翁。
应念旬胎今日客,清风端与我翁同。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