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语涕先集,昔盛今全衰。
我闻野人语,斯事古有之。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侃所作,名为《记野人语》。诗中描绘了诗人与一位隐居山林的普通人相遇的情景,通过对话反映了对人生、历史变迁以及生死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野人延我坐”,生动展现了诗人被邀请入座的情景,暗示了两人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亲近或知音之情。接着,“古木阴四垂”一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深邃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对话的深刻性和哲理性。
“未语涕先集”描绘了在交谈开始之前,野人眼中已含泪的情景,这不仅表现了他对过去盛况不再的感慨,也预示了即将展开的对话将触及人心深处的情感和记忆。随后,“昔盛今全衰”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
“我闻野人语,斯事古有之”表明诗人通过与野人的对话,了解到这种关于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和感慨并非个例,而是自古以来人们共有的情感体验。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也扩大了主题的普遍性。
最后两句“但要存心地,何须问墓师”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他认为,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才是最重要的,而无需过分依赖外在的指引或仪式。这句话既是对野人话语的回应,也是诗人个人见解的体现,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描绘,探讨了时间、变迁、记忆与内心世界的深刻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独到见解。
迢迢汴水吞窈冥,白榆多于天上星。
林梢碎漏月痕白,草头冷泣萤腰青。
云霄九重近在目,鹓鹭百翮谁趋庭。
鸡声马蹄正立敌,断送垢褐疲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