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战城南》
《战城南》全文
清 / 戴亨   形式: 乐府曲辞

战城南,城南烽火促。

两锋相接鼓声死,将军帐前鬼夜哭

锦衣朱襮,饮酒食肉。生受国恩,甘殉溪谷

我岂不同仇,我实不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谷(bù gǔ)的意思:指不用种植谷物,即可自然而然地有谷物收获。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国恩(guó ēn)的意思:国家的恩德或恩惠。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锦衣(jǐn yī)的意思:锦衣指的是华丽的衣服,也比喻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

酒食(jiǔ shí)的意思:指酒和食物,泛指宴会、饭食。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生受(shēng shòu)的意思:生受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生”表示生活,而“受”表示接受。生受的基本含义是指接受别人的好意或礼物,多用于客套或谦虚的场合。

食肉(shí ròu)的意思:指人吃肉,表示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富足。

溪谷(xī gǔ)的意思:形容山谷中的溪流流淌。

相接(xiāng jiē)的意思:相连,接触

饮酒(yǐn jiǔ)的意思:指喝酒,可以泛指饮酒的行为。

朱襮(zhū bó)的意思:指人的一生中能够取得的最高荣誉或成就。

鬼夜哭(guǐ yè kū)的意思:形容非常凄惨、恐怖的场面。

鉴赏

这首诗《战城南》是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描绘战场上的残酷景象和士兵们的悲惨命运,展现了战争的无情与人性的光辉。

首句“战城南,城南烽火促”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战争爆发的紧张氛围,烽火连天,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展开。接着,“两锋相接鼓声死,将军帐前鬼夜哭”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场景,鼓声沉寂,仿佛连天地都为之沉默,将军帐前,似乎连鬼魂都在哭泣,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锦衣朱襮,饮酒食肉。生受国恩,甘殉溪谷。”这四句诗则揭示了战争中士兵的复杂心态。他们身着华丽的军装,享受着战前的盛宴,但内心却深知自己即将为国家付出生命的代价,甘愿牺牲于战场的溪谷之中。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国家忠诚的体现,也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我岂不同仇,我实不谷”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士兵命运的同情与感慨。在共同面对敌人时,士兵们本应同仇敌忾,但他们的真实处境却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不计个人得失的牺牲精神,正是人性中最宝贵的部分。

综上所述,《战城南》不仅是一首反映战争残酷的诗歌,更是一首探讨人性、忠诚与牺牲的深思之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物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洞察力。

作者介绍
戴亨

戴亨
朝代:清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汉军旗人。康熙辛丑进士,官齐河知县。有《庆芝堂诗集》。
猜你喜欢

翠蛟亭

道人锁蛟天柱半,客来纵蛟作奇观。

飞风动地輷晴雷,雄拿怒攫石欲开。

明珠万斛撒成雨,忽趁流云入银浦。

仙田种玉耕春烟,润流九里无凶年。

问蛟蜚去何时还,道人仰笑意自閒。

月中携手听潺湲。

(0)

祷雪天竺由灵鹫过冷泉

降香天竺去,瀹茗冷泉来。

新径石间过,危亭木杪开。

烟山晴若画,霜叶湿如灰。

点检经行处,今年未见梅。

(0)

鹧鸪天·其二

御路东风拂翠衣。卖灯人散烛笼稀。

不知月底梅花冷,只忆桥边步袜归。

闲梦淡,旧游非。夜深谁在小帘帏。

罘罳儿下围炉坐,明处行人立地时。

(0)

清平乐.炮栗

猬房秋熟。紫实包黄玉。吹叶风高销旧绿。

疏影半遮茅屋。山居未觉全贫。园收今岁盈囷。

自拨塼炉松火,细煨分饷幽人。

(0)

昭君怨.月夜放船

船过柳湾亭曲。万叶圆荷浮绿。月照水珠明。

一池星。光透玻璃香蒂。梦入藕丝中戏。

却上小金台。怕归来。

(0)

水调歌头.项平甫大卿索赋武昌凯歌

忠肝贯日月,浩气抉云霓。

诗书名帅,谈笑果胜棘门儿。

牛弩旁穿七札,虎将分行十道,先解近城围。

一骑夜飞火,捷奏上天墀。畅皇威,宣使指,领全师。

襄阳耆旧,请公直过洛之西。

箪食欢呼迎处,已脱毡裘左衽,还著旧藏衣。

笳鼓返京阙,风采震华夷。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