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梅》全文
- 翻译
- 众人口中都带着酸涩的调子,美好的地方却在味道之外。
突然让水与火相争斗,又是谁让它们占据在锅和鼎中呢?
- 注释
- 众口:众人。
一:全部。
酸调:酸涩的语气或情绪。
佳处:美好的地方。
味外:超越味道的意境。
忽使:忽然使唤。
水火:水与火,象征对立或冲突。
争:争斗。
谁令:是谁让。
居:占据。
鼎鼐:古代烹饪器具,象征权力或地位。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盐梅》,出自北宋时期的诗人方蒙仲之手。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特色,下面将对其进行鉴赏。
首句“众口一酸调”,通过“众口”指代人们的共同评价,而“一酸调”则形象地表达了梅子的酸味特性。这不仅描绘出了梅子鲜明的个性,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独到的感受和审美观点。
紧接着,“佳处在味外”,这里的“佳处”指的是梅子的美好之处,而“在味外”则意味着这种美好不仅仅体现在味觉上,更有超越口感的精神享受。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强调了梅子之酸不只是味蕾上的刺激,它还承载了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第三句“忽使水火争”,以水与火不能相容的自然现象比喻梅子的酸味与其他食物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谁令居鼎鼐”则是在问,到底是谁让这两种本不相容的事物共同存在于一个场合中。这里诗人巧妙地借用了古代烹饪时使用的鼎鼐之器来形象地表达这种冲突。
总体而言,这首《盐梅》通过对梅子酸味的独特描写和水火相争的比喻,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情感体验。诗人借助梅子的鲜明个性,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这也正是宋代文艺特有的审美趣味之一,即在平凡事物中寻找精神寄托与情感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张助教美和
圣主无为万国清,先生归隐一身轻。
宠荣百世留宸翰,辛苦平生在圣经。
闭户日长恒著述,杖藜身老尚逢迎。
吟看碧嶂清江雨,梦绕红楼紫禁城。
四皓已能成远业,二疏还可并高名。
朝廷自昔尊耆旧,乡邑如今重典刑。
远想风流嗟未识,独惭疏懒苦无成。
风骚谩效当时体,韶濩犹怀太古声。
俯仰乾坤同此道,睽离南北复何情。
寄诗为说相思意,更约山中煮茯苓。